“创新双月谈”研讨高新区“十四五”发展
近日,由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革专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十九期国家高新区“创新双月谈”以在线会议方式召开,主题是“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战略研讨”。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张景安在致辞中指出,在当前严峻形势下,研讨国家高新区“十四五”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疫情也不能耽误改革、发展和创新。疫情后世界格局调整、数字经济发展、全球化冲击、人才战略变化等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朱建红从国际、国内、科技园区三个层面,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推进、新冠疫情持续蔓延、中美战略博弈日益白热化、国内高质量发展要求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技园区新的时代担当等方面,分析了国家高新区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长城战略咨询副总经理王志辉作了《国家高新区发展新趋势》报告。报告指出,在贸易战、科技脱钩、新冠疫情等新形势下,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最大特征是“不确定性”,国家高新区进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向未来,核心是要实施“领跑战略”,走引领型发展之路。报告围绕新赛道与世界级产业集群、新场景、三高企业培育、新研发、双创升级等10个关键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方新认为,创新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随着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制度也要随之更替,高新区要从管理向治理转变,要从对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向整个高新区创业者、创新者之间的共享共治共管去转变,打造生态共同体。方新建议高新区要紧抓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机遇,加强创新创业的平台化组织建设,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的交易制度变革和新型教育,持续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发挥领跑的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认为,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首先要在国家战略框架和历史征程中找到定位和角色,要有新发展思维和新动力。进入新发展阶段,跨界、融合现象更突出,协同融合创新成为新引擎,经济和科技的碰撞会不断产生新赛道、新事物、新需求,对旧的管理方式造成冲击,所以创业者的眼光,特别是高新区管理者、治理者的眼光一定要超前。未来20年竞争的就是敏捷治理。
中关村管委会原专职委员赵慕兰认为,面向“十四五”,创新生态治理的三个基本机制应该形成共识,一是共同学习,创新是一个试错的过程,不是单方面试错,而是协同探索关系;一是非正式规则的作用,新生事物在不确定性的创新环境下,需要依靠非正式规则的灵活性,而非正式规则在逐步探索应用中,可以逐步上升成为成文法或国家的规定,更多的表现成为一种文化;一是要重视微生态建设,因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有自成长性,而自成长性首先是从微生态开始发展起来。
来自广州、重庆、天津、深圳、福州等国家高新区代表,分别就国家高新区“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外部形势、承担的责任使命、发展目标,以及为推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应该实施的新模式、新举措、新打法,发表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长城战略咨询所所长王德禄指出,国家高新区面向“十四五”,就是要“一切在线”,重点做好企业新物种、产业新赛道、园区新治理三件事。他呼吁,面对外部形势的不确定性,高新区要有想象力,对新生事物要更敏感,与新生事物共同成长,在不确定性的时代,要务实务虚相结合,多开研讨会,共同谋划高新区未来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