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到2025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1万亿元
中新网7月16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规划要求,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1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 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
4月16日,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本地“网红”阿斯达木·克依木通过直播,向全国各地的网民推销家乡特色农产品。中新社记者 刘新 摄
规划提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产业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价值,乡村特色产业拓宽产业门类,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乡村新型服务业丰富业态类型,是提升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产业。近年来,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改善,新产业新业态大量涌现,乡村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存在产业链条较短、融合层次较浅、要素活力不足等问题,亟待加强引导、加快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为加快发展以二三产业为重点的乡村产业,制定本规划。
规划明确了总体要求:到2025年,乡村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乡村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乡村就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显着提高,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8∶1,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
——乡村特色产业深度拓展。培育一批产值超百亿元、千亿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一批产值超十亿元农业产业镇(乡),创响一批“乡字号”“土字号”乡土品牌。
——乡村休闲旅游业优化升级。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重价值深度发掘,业态类型不断丰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40亿人次,经营收入超过1.2万亿元。
——乡村新型服务业类型丰富。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达到1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到1万亿元。
——农村创新创业更加活跃。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员超过1500万人。
规划对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拓展乡村特色产业、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创新创业等方面作出具体要求。
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方面,规定要求,完善产业结构,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优化空间布局,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统筹产地、销区和园区布局,形成生产与加工、产品与市场、企业与农户协调发展的格局 促进产业升级,加快技术创新,提升装备水平,促进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
拓展乡村特色产业方面,规划要求,构建全产业链,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延伸产业链条,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产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推进聚集发展,打造“一县一业”“多县一带”,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培育产业集群,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构建乡村产业“圈”状发展格局。 培育知名品牌,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要求,以质量信誉为基础,创响一批乡村特色知名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深入推进产业扶贫,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优化乡村休闲旅游业方面,规划要求,聚焦重点区域,依据自然风貌、人文环境、乡土文化等资源禀赋,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完备、内涵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重点区。 注重品质提升,乡村休闲旅游要坚持个性化、特色化发展方向,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创新创意为径,开发形式多样、独具特色、个性突出的乡村休闲旅游业态和产品。 打造精品工程,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加强引导,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休闲旅游精品景点。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要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让消费者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买得舒心。
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方面,规划要求,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规划要求,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队伍,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多元融合主体,发展多类型融合业态,建立健全融合机制。
推进农村创新创业方面,规划要求,育创业主体,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加大扶持,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搭建创业平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创业”的要求,建设各类创新创业园区和孵化实训基地。强化创业指导,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健全指导服务机制。优化创业环境,强化创业服务,强化创业培训。培育乡村企业家队伍,加强乡村企业家队伍建设的统筹规划,将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企业家培育同步谋划、同步推进。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