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种业:释放创新活力 跑出科研“加速度”(人民网2020年5月11日讯)

(链接网址:http://ah.people.com.cn/n2/2020/0511/c358266-34008518.html)

32个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两项(主持、参与各1项)、二等奖1项(参与);“陕科6号”在中国种子协会“寻找玉米高产品种”活动测产中位居黄淮海区第一名,“丰乐742”位居东华北春玉米区第一名;“润稻118”荣获全国优质粳稻鉴评金奖;……说起近期的科研成果,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乐种业”)党委书记、董事长杨林如数家珍,“去年我们重塑科研机构,打造市场化科研体系,释放创新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丰乐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科技创新是丰乐种业的“灵魂”。通过找差距、补短板,丰乐种业用一个个科研成果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锻造出一支服务现代农业的“生力军”。

创新 是刀刃向内的自我变革

“作为中国种子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丰乐种业的名头很响,但由于市场化意识不够,丰乐种业也曾经走过弯路。”杨林毫不讳言,在种子行业激烈的竞争之下,科研人员与市场之间有脱钩跟不上市场节奏,一度成为公司发展的短板。

“过去种子不愁销路,我们的科研人员,不研究市场,不跟随市场变化,培育出的种子给销售部门以后往往就不闻不问了。”他表示,现阶段的粮食需要,主要不是填饱肚皮、维持生命即“吃”的问题,而是吃得好、吃得安全放心,要解决农民种田的效益。“这就要求科研人员拥有企业家思维,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趋势,才能适应市场要求。”

“科技兴农,良种先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品种是种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好的种子,何来企业的发展壮大?丰乐种业围绕科技创新,开始了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变革。

据介绍,丰乐种业着力打造市场化科研体系,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将农业技术研究院改建为企业技术中心,下设四个单位。其中,生物技术中心进行分子育种、基因编辑技术等前瞻性技术的应用,加快科研效率;质量检测中心严把种子质量关,确保种子质量过硬;水稻研究院和玉米研究院市场化运作,着重进行应用性、实用技术科研,按照市场需求选育新品种。

丰乐种业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育种工作思路,育繁推从初始环节育种开始全面面向市场,以农户对品种的要求作为良种的评判标准,育种目标与市场紧密结合,紧跟市场的需求变化,真正选育出符合市场需要、经销商欢迎、农民喜爱的农作物新品种。

“衡量好品种的唯一标准就是获得市场的认可,农民抢着买的品种才是真正的好品种。”在丰乐种业,这句话已是共识。

创新 是抢占制高点的“法宝”

既要懂技术,也要懂经营、善管理,这种新的变化一度让科研人员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丰乐种业副总经理,同时兼任水稻研究院院长的王浩波告诉记者,过去科研人员只管出新品种,不管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现在则要求科研人员要有市场化意识,让科研人员主动与销售人员、客户交流,面向市场。同时,科研人员还要主动做好新品种示范推广工作,深入市场调研,研究市场动向,有针对性地选择育种方向和目标。

玉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二朋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表示,培育出来的种子有没有人要,已经成为科研人员在育种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逼迫自己有市场意识。”

没有压力,何来动力?丰乐种业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企业技术中心主任戴登安表示,只有不断创新,实现育种方向与生产和市场的有效对接,才能提升新品种的含金量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企业效益稳定增长。

为了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丰乐种业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技术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和科研项目(课题)成果的奖励制度。制定《科技成果奖励办法》《成果奖励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激励政策,对有突出成绩的科技人员重金奖励;每年开展总结评比表彰活动,近三年科研人员累计获得奖励800多万元;鼓励科研人员接受再教育机会,参加学习培训,公司承担培训费用,先后有近百人次技术骨干进行深造,在科技创新道路上行稳致远。

与此同时,丰乐种业借助各种科企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2020年4月8日-9日,丰乐种业水稻联合育种创新研究院2020年第一次理事会议在丰乐种业水稻研究院三亚南繁基地召开。该院从高处着眼,瞄准种业前沿技术,集结中科院遗传发育与生物学研究所、中国水稻研究所、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六家国内顶尖水稻科研单位共同成立,是以丰乐种业为主导的紧密型合作研发机构,实行联合开发、优势互补、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旨在通过“1+N”即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模式创新,提升对技术、资源的聚合能力,打造以丰乐种业为核心的技术转化中心,共同推进水稻产业进步。

创新 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9年12月27日,注定会给丰乐种业的科研工作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天,丰乐种业举行玉米、水稻两个研究院和经营单位之间的新品种转让签约仪式。本次共签订合同10份,转让新品种7个,均为2019年审定或已完成试验程序即将审定的新品种,具备明显的优质、抗性等特质,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为下一步市场化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杨林表示,此次签约是公司推行科研市场化,水稻、玉米两个研究院独立运营以来,首次就新品种进行内部转化,标志着科研与经营单位正式合作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基于心,准于行。如今来看,压力也是动力,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市场化意识,释放出创新活力,提升了科研成果转化效率。这,也正是丰乐种业在创新大道上阔步前行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过去的一年里,丰乐种业聚焦主业,高举创新旗帜,为企业发展增添新活力。新建东华北中早熟玉米科研育种站,玉米科研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覆盖黄淮海、东华北、西南等全国主要玉米生态区;完成水稻科研体系布局,以长江中下游为育种中心,辐射全国主要生态区,并在各区域建立了多个育种测试站。同时,丰乐种业强化生物技术育种研发,实现了与常规育种的有效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水稻花培育种、玉米单双倍体育种等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快速高效育种创造了条件。公司承担的“农作物种子新技术与新品种创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成功通过验收;承担的省两系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西甜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科技厅组织的绩效考核中双双获得“优秀”,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连续5次获评良好,位居种子企业第二位。

改革释放活力,付出就有回报,2019年丰乐种业通过审定品种34个(国审32个,省审2个),创历史新高。其中,玉米通过审定品种20个(国审18个,省审2个);水稻通过国审品种14个,鉴定不育系3个。这些品种覆盖区域广、品质优良、市场化前景好,均具有绿色、优质、高产等特点,同时部分品种兼具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收获等优势,符合市场潮流,为种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无边光景一时新。

数据显示,2019年,丰乐种业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74%;实现净利润57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59%。“丰乐种业有条件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国内有位势、国际有影响的综合性农业集团。”这是愿景,更是蓝图。(鲁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