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基因致病性过程解明,或可用于新冠病毒形成研究!

冈山大学大学院的垣内力教授(分子生物学)研究团队,近日通过实验解明了大肠杆菌从基因变异到引起致病性的过程,有望通过控制基因,开发抑制其致病性的药物。该实验也有望应用于预测目前诸如新冠病毒等未知细菌及病毒的形成过程。

“致病性”即引起疾病的性质。一般认为细菌诞生之初并不带有致病性,致病性在之后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但是,致病性形成过程尚未得到实际验证,垣内教授团队利用大肠杆菌进行再现实验,调查了几乎没有致病性的细菌到具有致病性的过程。

研究团队将蚕的幼虫感染人为基因变异后的大肠杆菌,并重复了20次实验,将致病性提高到500倍后,解析了细菌基因组(全基因信息)。在与致病性相关的300种以上的变异中,发现与“脂多糖转运蛋白”形成相关的基因变异能将致病性提高10倍以上。垣内教授团队认为,为对抗蚕幼虫免疫系统,大肠杆菌基因发生突变。

垣内教授未来将继续详细调查这些基因群的功能,他表示“本次实验方法或可用于提前预测自然界未来产生的基因突变,以及研究未知细菌及病毒的应对方法” 。该研究成果于4月下旬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Pross Pausegens”。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