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减氮增产效果显著
2020年6月11日,由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振林为组长,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河北农林科学院旱作所副所长李科江为副组长等5位专家组成了测产专家组,对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山东省泰安市马庄镇进行的“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大面积示范田进行了机收实打测产。
以农民习惯施肥作对照,设置了3种不同缓控释肥一次性施肥示范区。农民习惯施肥在施用底肥基础上,又进行一次追肥,氮磷钾养分总投入量为31.7kg/亩(氮磷钾用量分别为16.7kg、7.5kg、7.5kg),实收亩产为675.2 kg;三种控释肥分别是水基树脂、聚氨酯和植物油包膜类型的控释肥,肥料一次性施入土壤,后期不再追肥,氮磷钾总用量为28kg/亩(氮磷钾用量分别为13kg、7.5kg、7.5kg),氮肥用量3.7kg/亩(减少22.3%),三个示范区的产量分别为:721.7kg、699.4kg、731.5kg。平均亩产为717.5 kg,三个控释肥示范区较农民习惯施肥增产42.3kg/亩,增幅6.26%,亩增收140元以上,减氮增产效果显著。今年春季小麦返青拔节时的追肥关键时期恰值疫情期间,农民不能外出的情况下,一次性施肥更加显示出技术优势。
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是采用新型缓控释肥料在播种时将肥料与种子一次性施入土壤,整个生育内不再追肥的技术。随城镇化迅速推进,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传统的普通肥料“一炮轰”方式会造成粮食产量和效益的大幅降低,且会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下,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和多家省级农科院及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一次性施肥技术联合攻关,经过10多年的努力,在全国进行750多个联网一次性施肥试验研究,在新型缓控释肥料创制、施肥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制定了行业/地方标准9项,主推技术6项;技术在9个大型肥料和农机企业转化,获肥料登记证12个,专家认为在一次性施肥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匹配的理论和技术、水基树脂包膜缓控释肥料创制、一次性施肥装备和技术模式构建等方面取得系统性创新成果。
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已在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种植区域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大面积推广应用,截至2019年,在山东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0万亩。应用该技术每亩可节本增收100-150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冬小麦一次性施肥技术是施肥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形成了成熟完整的技术体系和模式,实用性强,便于各种农业经营方式的农户应用,可协同实现省工、减肥、增产、增效、减排等多重目标。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