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实现虎斑乌贼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养殖
“太好了,这是我们养殖户的福音。”专程赶到宁波开会,来自广东的养殖户詹惠明激动地说。
日前,由宁波大学教授蒋霞敏牵头,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项目“虎斑乌贼的人工育苗与试养技术研究”“虎斑乌贼产业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均通过项目验收。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他们攻克了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繁育难题,累计育出苗种120余万只,养成500克以上商品乌贼11万只,创造了国内人工养殖数量最多、单体最大的历史纪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该物种的规模化苗种繁育与养殖。
人工养殖十分不易
乌贼曾是东海四大海产之一,但因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问题,上世纪80年代起资源衰减,面临濒危。2003年,在东海东极岛到南麂岛之间偌大海域仅捕获38只曼氏无针乌贼,乌贼资源枯竭,寥若晨星。
这引起有关学者和渔业部门的高度重视。2003年起,宁波大学教授王春琳、蒋霞敏带领的团队,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海县双盘涂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奉化臭皮匠育苗场、象山来发水产育苗场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东海优势种——曼氏无针乌贼繁育生物学、人工育苗及增殖放流的研究。
经过数年潜心钻研,宁波大学科研团队逐渐掌握苗种繁育、增殖放流等方面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规程。今年曼氏无针乌贼已成渔汛,涨网船在舟山海域每天每艘船可捕100余斤(约300只),渔民赞不绝口。
但曼氏无针乌贼人工养殖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在于该物种个体相对较小,野生品种也只有500克左右。而养殖个体仅50克时即性早熟,养不大、没有规模化养殖的效益,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宁波市科技局项目分管人员提出,要养殖大个体乌贼——虎斑乌贼,其野生个体达5公斤以上。最初,宁波大学课题组认为养殖虎斑乌贼有难度。因为虎斑乌贼在东海已无影无踪,要养殖就要从南海引种,而乌贼又有喷墨习性,且性早熟个体很难运输养活。
把论文写在养殖场
对于乌贼人工养殖的难度,宁波市科技局分管人员也很理解。他们曾表态,乌贼产业化养殖很有必要,搞科研有成功、有失败,只要尽力了,失败也没关系。
在蒋霞敏看来,这是对团队能力的莫大信任,也给予了他们不避万难的信心和勇气。况且,“我和乌贼是有感情的。”蒋霞敏笑言。
2011年,在宁波市科技局的支持下,蒋霞敏带领团队深入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打通了虎斑乌贼“难寻找”“易喷墨”“不产卵”的难关,终于摸清了虎斑乌贼的繁殖生物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在宁波大学实践教育基地——舟山市水产研究所朱家尖基地,他们人工繁育出胴长为2.1至3.1厘米的乌贼苗种3.6万只,进行水泥池试养并获得成功。
水产养殖是比较艰苦的行业,而海水养殖更艰苦。很多养殖场连生活淡水供给都不能满足。尤其是夏季,在40℃的玻璃钢化大棚下工作,工作人员全身汗淋淋。没有浴室,不能冲凉。蒋霞敏团队与养殖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夏天。
该团队成员、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教授韩庆喜回忆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育苗场的研究时光。所有团队成员一日三餐经常以榨菜就馒头对付一下。工作环境非常简陋,遇到刮风下雨,育苗室屋顶漏水更是常有的事情。不过,这一切大家都咬牙坚持下来,并最终取得了重大成果。
科研成果助力“蓝色粮仓”
2014至2019年,宁大科研团队终于突破了规模化育苗技术,累计育出胴长2厘米以上的虎斑乌贼苗种120余万只。
他们还试验了不同养殖模式,在水泥池、土塘和网箱养殖中均获成功。养殖出3至4个月即达商品规格(约500克)的虎斑乌贼。他们解决了养殖关键技术,突破了大规格苗种培养技术,使养殖成活率不断提高——水泥池养殖成活率达65%,网箱成活率可达70%左右。他们还将技术更上一层楼,养殖出10个月最大体重可达2.4公斤的虎斑乌贼。
技术的突破让科研团队欢欣鼓舞,而对于詹惠明等养殖户而言,更大的满足在于研究成果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悉,该技术投入与产出比约1:3,养出的乌贼抗病强,可用以弥补禁渔期的海产品供应。如今已在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推广。
“海边人吃饭,桌上一半的菜都是鱼虾等海产品。水产养殖是重要的菜篮子工程,我们的努力也算是为国家蓝色粮仓计划做了点贡献。”韩庆喜说。而对蒋霞敏来说,她把人生的十七八年都贡献给乌贼了,但她并不后悔。
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