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康白:科技报国 时代担当

陈康白:科技报国 时代担当

今年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北京理工大学建校80周年,两所高校都具有优良的传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了大批杰出的科技人才。作为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的主要筹建者,陈康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是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老专家、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放弃国外优渥待遇回国投身革命,在革命、建设、改革各时期,为党的科技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生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在这样的时间节点,回顾陈康白为党的科技事业奋斗的一生,重温一代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对我们今天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推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916年,年仅12岁的陈康白进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成为徐特立的学生。在此期间,少年陈康白接触到诸多新思想,心中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1925年,经徐特立推荐,陈康白进入厦门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随后相继进入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从事教研工作,其间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引起包括德国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道夫·温道斯在内的国际化学界的关注。

1932年,陈康白赴阿道夫·温道斯所任职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化学研究院继续深造,很快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得到德国同行充分认可,成为国际化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之一。学校为其配套专门实验室,分配了一栋别墅,并将其妻子接到身边照顾他。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远在德国的陈康白闻讯之后义愤填膺,当即决定放弃在德的优越条件,归国抗战。他谢绝了导师的再三挽留,带着成包的专业书籍和实验器材,与家人一起登上回国的轮船。

经过一个多月的海上颠簸,陈康白回到南京。在南京海关,他带回来的仪器书籍几乎都被当作税金没收。几经辗转到达长沙后,与恩师徐特立的一次见面,彻底改变了陈康白的人生轨迹。

“坚决抗日的是中国共产党,要救国就要去延安参加革命。”徐特立的话在陈康白脑海中不断回响。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国民党资源委员会主任翁文灏的邀请,独自北上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

1937年底,陈康白通过层层封锁抵达延安。刚到延安,陈康白就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亲自接见,这让他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并于次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陈康白奉命组织筹划陕甘宁边区首届工业展览会,大获成功。展会期间,参观者多达数万,各界反响强烈,导致展览时间一再延期。展会上展出了大量的新型工业产品,让边区各阶层充分了解了边区工业建设新面貌,极大振奋了广大人民建设边区的热情。

首届工业展览会的成功筹办使陈康白在边区崭露头角。1939年,陈康白受中共中央委派,以筹备组组长的身份筹建延安自然科学院,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自然科学大学。从此,自然科学院成为边区培养人才、钻研科技、发展生产的主要阵地。

1940年,陈康白又接到中央一个紧急而特殊的任务:任命他兼任三边盐业处处长,解决食盐产量不足的问题。当时,整个西北的食盐供应主要依靠三边。对于被国民党严密封锁的陕甘宁边区来说,对外出口盐的收入在边区自然收入中十分关键,所以提高盐产量对边区经济来说意义重大。接到任务后,陈康白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将学校工作做了交代,带着陈宝诚、华寿俊日夜兼程奔赴地处毛乌素沙漠的三边盐池。

到任后,他们迅速向盐民了解情况,认真分析当地地质结构,终于在盐民帮助下找到“海眼”。在陈康白等人的指导下,盐民沿“海眼”挖井,修建盐田,用吊桶从“海眼”中取水倒进盐田,只需两三天就能结出雪白的精盐。新的制盐工艺使盐田规模迅速扩大,三边盐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五六倍。这种新的制盐办法迅速在三边全面推广开来。

1944年,陈康白响应中央号召随军南下。1944年冬至1946年春,他担任中原军区军工部部长,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带领大家简化、改良军工厂的生产工艺,制造出工序简便、爆炸力却更大的木柄手榴弹、新式地雷,提高了枪械修理和弹药生产效率,基本满足了各兵团作战消耗。

由于缺乏行军经验,陈康白在经过汾河冰滩时,身边驮运书籍和仪器的骡子不慎滑倒。为抓紧时间行军,他不得不放弃骡子,却还是与饲养员一起冒着坠河危险把心爱的书籍抢了回来。时任南下支队司令员的王震对陈康白这种精神十分赞赏,题诗一首:“吕梁山上剃胡子,汾河岸边丢骡子。死也不丢竹杆子,誓与马列共生死。”这件事情一时成为美谈。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仪器制图,陈康白就研制了木制的仪器先尝试;没有纸张,他与同志们经反复试验发明了马兰草造纸;没有教学课程与教材,他凭借超强的记忆亲自编写并讲授。

从第一届博览会的成功筹办,到创办延安自然科学院;从提高盐产量打破边区经济封锁,到南泥湾自力更生;从兵工生产到弹药手雷的研制……陈康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以身许党、科技报国的初心。

新中国成立后,陈康白先后担任东北人民政府人民经济计划委员会常务委员、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文化部副部长、松江省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

1951年6月,中央正式任命陈康白为哈工大校长。任职3年间,陈康白在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努力去除苏联教条主义的办学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哈工大实际情况的办学之路,并使之走上了正规发展道路。

在哈工大任职期间,陈康白认为人才能用就要用上,不顾阻力,破格提拔了大批能人。当时哈工大除少数苏联教师外,缺乏有经验有水平的中国教师。他主持开展全国首批研究生培养工作,800余名教师从祖国各地赶赴哈工大,承担起教学、科研任务,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7.5岁,被誉为“八百壮士”。

1952年,陈康白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支持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并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1953年,陈康白的工作得到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习仲勋同志的肯定。

1954年至1979年,陈康白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室副主任、国务院参事,他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1年7月31日,陈康白因病在北京去世,走完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陈康白毅然回国投身革命,他忠诚于党和国家事业,无条件服从服务于人民,用自己卓越的学识和才能,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建设、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与新中国的科教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他默默奉献、甘为云梯的工匠精神,不为物欲、心系祖国的民族情怀,以身许党、科技报国的奋斗初心,生动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的爱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作者:谭献民、曹健华,分别系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湖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