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中西医并重优势,助力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

5·30丨发挥中西医并重“特色”优势,助力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5月30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当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与人民网人民健康共同主办策划的系列节目中西医荟萃栏目,以“中西医并重,全球抗疫”为主题邀请嘉宾进行了直播访谈。本次访谈活动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的全球科技发展与治理系列国际交流研讨会活动之一,旨在面向全球分享中西医并重抗疫故事,展现抗击疫情的科研成果,贡献中国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的思索与探讨。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刘兴平,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世界针灸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参加了本主题的讨论。

分享中医药国内“战疫”经验

构建中国特色的医疗保健体系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并用的救治方案,使中医药广泛应用成为本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和亮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部长刘兴平致辞中表示。

据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国辰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一时间发出倡议,号召各分支机构、全体会员和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有144名分会的委员从全国各地奔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同时,学会还为海内外中医药专家搭建了五个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邀请国内抗疫一线的权威专家,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治的中国办法和临床经验,累计全球受众人数达到近200万人次,得到了海内外一致好评。

“在这场战疫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17年前SARS相比,中医药无论从参与度、介入度,都是史无前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仝小林院士表示,截止到4月中旬,中国中医药相关部门共派出中医专家组和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共773人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从全国来看,全国中医药系统的700个中医机构共4900人出征,占援鄂医护人员13%,超过90%的患者接受了中医药的治疗。

“从中医角度来看,要讲究望闻问切,不深入疫区,很难对一个疾病作出准确的判断。”仝小林表示,到前线之后,由于医疗资源受到严重的挤兑,大量的高风险人群得不到及时救治,最后轻症变成重症,一床难求成为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特殊形势下,我们结合中国古代抗疫的经验,最终形成了武昌模式,武昌模式是以中医通治方+社区+互联网为基本框架的模式,其核心是通过中医望闻问切尽快地找到新冠肺炎病机的特点和它的演变规律,确定针对核心病机的通治方,第一时间在社区进行大规模的集中的发药,让病人第一时间能够吃到药,从而让尽可能多的高风险人群得到及时的干预,截断病情的恶化。”仝小林介绍到。

“另外,在抗击新冠肺炎期间,针灸作为中医药方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始至终参与了抗疫的工作。”世界针灸联合会主席刘保延教授表示,针灸,包括针刺、艾灸,也包括针药结合,通过穴位的刺激,能够很好地调节了人体脏腑功能,缓解症状,在新冠肺炎期间起到了非常好的治疗作用,目前针灸也被运用在新冠肺炎恢复期患者的功能康复当中,通过艾灸+拔罐的方法,帮助恢复期患者康复。

“中医药既是中国传统治病救人的医药学思想和技术,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振兴发展中医药,要有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和中医自信,通过这次的新冠肺炎的防治,要找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薄弱环节,加强应急防治体系的建设,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能力,相信,在今后的传染病防治之中,中医药依然能够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仝小林表示。

发挥中西医并重“特色”优势

助力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

“中西医并重一直是我国医疗政策的重要方针和特色,新冠肺炎期间,中西医结合防治,不仅效果非常的显著,而且事半功倍。在疾病防治的各个阶段,发挥中医和西医各自的优势,增强了人民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仝小林表示,疫情过后,如何去进一步促进中西医结合是一个非常重要命题,未来中西医结合必须以自身的问题为导向,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集中科研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化解中西医结合工作中的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是中西医结合需要突破的难点。

“中医西医都有各自的特点,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实际上在治疗上有地方是可以相互通融的。”仝小林表示,中医是整体观,讲究系统思维、辨证施治;西医遵循还原论思路,各有所长,各有侧重。西医比较精于急症、重症的抢救,体现现代化、数字化、规模化、规范化,而中医对慢病的控制,功能型疾病的调整能够突出它的优势,所以,两者不应该互相对立,而是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目前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但是国外抗疫还有非常大的挑战,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医学界都希望能够借鉴中国的经验来参加抗疫,如何让中医药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治理,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刘保延介绍到,疫情期间,世界针联与海外华人中医论坛共同发起了汇聚真心、全球中医针灸界对武汉的捐赠活动,同时,在国际疫情蔓延阶段,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了中国的中医药的抗疫经验,也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了抗疫经验的交流。但受国际社会对中药复杂性理解的影响,中医药走出国门,参与全球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医、中药本身是两种不同的类别,国外的医学界目前正在慢慢转变对于中药研究的看法,从过去不认可到慢慢的了解,再到未来的不断认可,这个转变源于越来越多的中药研究文献开始发表在国外的主流学术期刊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表示,过去国际学术界,对中药、中医的看法基本上是两个观点,一是中药无效,二是中药有害,中医药走向国际社会是非常困难的,为此,让中医药进入临床实践,在国际上开展多中心的临床实验,使中药逐渐获得美国和欧洲的药品监督部门的认可,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去说服国际社会,这样中医才能走向世界。

“科学无国界,病毒无国界,知识属于人类的,是照亮世界的一个火炬。中医药作为东方智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医药让世界认识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刘保延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