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院院长:科技进步始终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粮食‘十连增’上,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尺度看,比如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尽管有各种各样原因的影响,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粮食的单产、总产是持续显著增加的;农产品的多样性与质量也是持续显著增加的,过去农产品紧缺短缺的现象已彻底改观。应该说科技起了重大作用。”
新年伊始,刚刚从外地考察回京的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表示,到201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5.2%。“可以说,科技进步始终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之一。”
李家洋表示,当前世界科技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相较欧美等农业科技强国,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实力近年虽有显著提升,但仍差距明显。只有加快创新步伐,才能抓住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大好时机,不断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才能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农业科技面临新考验
2013年年底中央召开的一系列会议都没有离开“三农”工作这一重要主题。特别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都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并将科技支撑上升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为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李家洋说,“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中国农科院必须做到一马当先。我们有责任当好农业科技进步的领头羊,有能力也有实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家洋直言,“十连增”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培育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单产水平;必须提高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为动植物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安全提供保障;必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农产品储藏加工、农业信息化等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农业资源环境的科技创新能力,研发精准平衡施肥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节水节能技术、养殖业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等。
搞科研出身的李家洋并不讳言目前科技体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科技体制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体制缺乏顶层设计,相关部门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协同创新机制;研究课题重复,分工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严重。再比如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不足。特别是原始创新的重大成果比较少。目前我国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包括一些高端蔬菜与花卉品种,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进口。另外,科研与成果转化的经费投入不合理。国际上,科研、转化和商业化生产的比例通常为1:10:100,我国则为1:0.7:100,等等。
李家洋介绍,“中国农科院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旨在探索解决不适应农业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紧紧围绕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使命,从‘顶天’、‘立地’两个层面,把握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提升农业科技的支撑和引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