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场“不缺粮” 不要再炒“粮食危机”了

核心提示

受疫情影响,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加之一些自媒体过分夸大疫情影响,渲染全球粮食危机,致使部分地区出现集中购粮现象。事实上,全球小麦供给相对充足,并不缺粮,炒作可以休矣。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作为全球小麦期货交易基准的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自3月中旬以来上涨15%,上周一甚至一度涨至每蒲式耳5.72美元的高位。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小麦价格整体维持平稳,局部稳中小幅上行。由于小麦市场供给充裕而需求不旺,预计反弹空间相对有限,不会影响后期市场的整体走势。

疫情席卷全球 恐慌引发热炒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引发各国民众恐慌性囤积面粉及相关食品,小麦需求陡增。为应对疫情冲击,部分小麦出口国相继出台限制出口措施,一些进口国争相采购、增加战略储备。

哈萨克斯坦将对小麦和面粉出口实行配额制,4月份可对外出口小麦20万吨、面粉7万吨。同时出口商必须以锁定价格、按照出口量30%在国内市场销售。

俄罗斯农业部提议对粮食出口建立临时配额,从4月1日至6月30日对小麦、黑麦、大麦和玉米等的出口量不得超过700万吨。

乌克兰主要贸易商协会UGA表示,他们已同意经济部将2019/2020年度小麦出口限制在2020万吨的提议,以避免国内价格上涨。

沙特阿拉伯小麦战略储备超过100万吨,该国计划从下个月开始再进口至少120万吨小麦,以确保本地市场及战略储备供应的食品充足。

摩洛哥最近将把暂停征收软小麦进口关税的时间再延长45天,至6月15日,此举旨在确保国内供应以及价格稳定。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出警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粮食供应带来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粮食供应链在今年的4月到5月将会出现被扰乱的情况。

市场权威人士指出,疫情引起的粮食恐慌和供应链断裂问题已有所显现,相比当前热炒的供应不足导致的粮食安全问题,更应警惕过度炒作疫情影响所导致的恐慌性粮价危机。

全球并不缺粮 问题出在流通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上周四预测,2020/2021年度全球谷物产量将创纪录高位。预计2020/2021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7.68亿吨,高于上一季的7.63亿吨和7.6亿吨的消费量,这意味着全球小麦供给仍然相对充足。

美国农业部3月份供需报告维持2019/2020年度美国小麦期末库存不变,仍为9.4亿蒲式 耳,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仍是历史最高纪录。

市场权威人士认为,全球并不缺少粮食,问题主要在流通环节。目前限制出口的是部分大宗商品定价权比较弱的经济体,国际主要农业出口集团和大型买家一般是通过期货来买卖粮食。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是疫情对粮食运输的冲击,造成粮食供应链断裂。同时,美国货币超发政策令一些粮食出口国担心订单收益受损,出口商有意暂停出口。

3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及世界贸易组织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各国在采取措施遏制疫情的同时,应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粮食供应链的冲击,防止这场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粮食危机,导致粮食供应中断或粮价过高。

国内麦价平稳 局部稳中反弹

进入4月份以来,国内小麦价格整体运行平稳,局部地区小幅反弹。当前,面粉企业普通小麦收购价:河北1.18~1.22元/斤,山东1.18~1.23元/斤,河南1.18~1.215元/斤,江苏1.16~1.19元/斤,安徽1.185~1.20元/斤,主产区部分地区较3月中下旬出现0.005~0.01元/斤的反弹。

主产区优质小麦价格继续维持稳定。山东菏泽“济南17”收购价2510元/吨,河南郑州“郑麦366”收购价2490元/吨,河北石家庄“藁优2018”收购价2500元/吨,均与前期持平。

4月1日,国家政策性小麦竞价交易投放量313.81万吨,实际成交18.11万吨,高于上期的12.78万吨;整体成交率5.77%,周环比提高1.83个百分点;成交均价2338元/吨,上涨3元/吨。

部分地区麦价小幅反弹的原因:一是国内流通市场可供出售的小麦已寥寥无几,而部分拍卖粮源由于质量原因,仍需要高质量小麦掺兑使用,市场对上年小麦存在刚需;二是近期制粉企业开工率有所回升,对小麦库存的消化速度加快,4月2日,华北面粉企业整体开工率53%,周环比增加1个百分点;三是部分地区2019年小麦出库定价较高,据了解,山东、河北很多储备库二等小麦拍卖底价定在1.20元/斤,明显高于托市小麦拍卖底价,一定程度上也支撑市场小麦价格。不过据市场人士分析,由于小麦市场供给充裕而需求不旺,预计本轮小麦价格反弹空间相对有限,不会影响后期市场的整体走势。

稳定市场心理 警惕过度炒作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各国纷纷进入了“自保模式”。产粮国逐渐收紧了出口管制,粮食进口国开始未雨绸缪。受国外疫情和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影响,国内个别消费者心理出现波动,有抢购囤粮现象。

针对部分地区市场出现的集中购粮现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负责人表示,从全球供应总量来看不存在短缺问题,目前更多是疫情造成的恐慌性消费。

目前我国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粮价上涨是短暂的,而且大都是投机性囤积所致。分析人士指出,国际市场一些中间商制造“囤积”信息,利用多国限制粮食出口制造“粮荒”概念,一些自媒体更是哗众取宠博眼球开出唬人标题,过度放大疫情影响,导致恐慌性购粮需求,从而引发粮食价格上涨的次生危机。需警惕炒作等非粮因素,确保粮食市场供需平稳有序。

    (文章来源:粮油市场报,作者:张荣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