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底气在这里!

3月下旬以来,部分国家宣布禁止粮食出口、国际粮价上涨等因素引发了我国部分居民对于粮荒”的担忧,不少居民加入囤粮的队伍。与此同时,股市的部分资金开始借机炒作相关概念股股价,导致部分上市公司股价飙升。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储备的口粮够14亿人吃吗?老百姓(81.500, -0.15, -0.18%)到底有没有必要囤积粮食呢?

《粮食安全,底气在这里!》

针对近期出现的粮荒”传言和担忧,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袁隆平等农业专家纷纷站出来喊话辟谣。这样的喊话,一方面有实打实的粮食产量和储备做支撑,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底气和信心。

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稳定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制度极大调动了农民产粮的积极性,促进了粮食产量的稳步提升。党的十九大提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要继续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这一重大决定相当于给农民吃下定心丸”。

从第一轮承包开始保持稳定长达75年,这是实行‘长久不变’的重大举措。长期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充分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既有利于增强农民发展生产的信心,给他们吃下‘定心丸’。

对农业基本盘的重视

从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聚焦三农”,突出了三农”问题在我国重中之重”的地位。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

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积极性提高,粮食很快就增长了。但最大的问题是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没有解决。从2004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7年聚焦‘三农’,有效避免了粮食周期。粮食的供给越来越多,结构也不断优化,确实发挥了非常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连续17年发一号文件,不仅体现了重视三农”的一种姿态,而且也体现了一个14亿人口大国掌握粮食主动权的危机感。韩长赋: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生产没有放松,也不能放松。作为农业部门来讲,我们的第一位职责是要保障全国人民能够到点开饭。

从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小麦和稻谷库存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谷物年度进口量仅占我国谷物消费量的2%左右,牢牢掌握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对土地的敬畏

中央多次明确,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李国祥指出,稳定住耕地数就防止了粮食总产量的大起大落。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就保证了稳定的粮食生产。即使遇到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单产有波动,但是耕地稳定住了,就避免了生产的大起大落。

科技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保障粮食安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并利用农业科技推动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也显得尤为重要。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二级巡视员张文指出,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科教兴农等举措,科技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

在新品种方面,组织开展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联合攻关。水稻的单产潜力也相继突破每亩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目前主要农作物的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的品种达到95%,生产上推广应用了超级稻、优质专用小麦、高产多抗的玉米、高油高蛋白大豆的新品种,为粮食总产稳定在1.3万亿斤作出重大贡献。

    (文章来源:经济之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