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学科发展快速,机会挑战同在

21世纪的生物学,诸多重大科学突破令人翘首以盼:破解大脑运转方式,基因疗法成为常规手段,基因工程、酶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继续大放异彩……

然而,对于那些对生命科学领域青眼有加的同学而言,无论是热衷于探索生命的奥秘,还是沉醉于实验精确的快感,在动手选择前,或许都应当仔细做一番考虑—这可不是个轻松的专业。一旦选择生命科学专业,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你已决意投身于科学研究,需要耐得住长久的寂寞。

当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突飞猛进,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越来越多,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就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其中蕴含着不少创业机会。因此,生命科学近年来依然受到学生欢迎。

目前国内设置生命科学专业的高校中重点本科院校接近50所,普通本科院校超过150所,三本院校约11所。各个学校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有的以生化、植物方向为主,有的以微生物学为主,有的侧重于制糖、发酵等方向,有的侧重于病原理、人体学,有的涉及上述诸方面。

清华、北大、复旦、浙大、武大、南大、交大等学校的生命科学专业在国内排名前列。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传统强项是动植物研究,并且近几十年来在分子生物学上发展迅速,与清华大学并驾齐驱。两所高校都拥有生物膜及膜生物工程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则着力于遗传学、生态学研究,拥有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三个国家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科学专业旨在培养相关科研、应用与教学人才。国内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采取“6+X”模式,即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6门主要课程,另据学校不同特点,设置其余课程作为补充。

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该院设有两个本科生专业:生物科学专业和生物技术专业。前者培养基础科研人才,而后者偏重技术研发人才。其主要公共基础课包括: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而专业基础课则涵盖: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等。

不过事实上,由于在本科阶段,重视的是基础知识教育和实验技能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选择进入学院的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因此这两个方向差别并不大。学生进入本科四年级,将按学院现有学科、学习成绩和个人兴趣选择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有重点地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前沿基础知识,并进入科研实验室,继续参与科研,或再选择实验室,独立或承担具体的科学研究,并完成毕业论文。

生命科学专业学制多为本科4年制,硕士3年制,博士5年制。毕业后取得理学学士学位。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设有生物学和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一级学科下设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另有动物学和细胞生物学两个硕士学科点。而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如今只招收硕博连读与博士生。

生命科学学科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在清华大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3门骨干课程采用英语教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从2010年起,该院每年从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中选拔15-20人成立“清华学堂生命科学实验班”,为那些对生命科学抱有强烈兴趣、并立志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所成就的学生提供一个因材施教的学习平台。

由于专业性强,因此生命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大部分会选择继续留在高校深造。目前,清华生命科学学院已毕业本科生中95%以上前往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博士毕业后,其就业方向包括药厂、研究所、生物科技公司和政府机构等。从事的工作内容除研究之外,也有跨界的市场、销售、政策类。从北大生科专业近年来本科生毕业情况来看,大约一半以上的学生会选择出国留学,30%的学生选择国内读博,另外20%选择工作。而在选择工作的学生中,转投其他行业的占绝大多数。

有人曾预言,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随着生物学本身不断的快速发展,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为解决疾病、粮食、环境生态等问题带来福音。近年来,国内生命科学专业引进了大批海归人才,也有效推进了国内生物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不过,机会的另一面是挑战。由于目前生物学产业发展和技术研究结合依然不够紧密,因此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粥少僧多的局面,人才竞争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