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动书写青春战疫故事——华中农大学生志愿者战疫纪实
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蒋朝常
■战疫教育人
他们义务为一线抗疫人员子女提供助成长活动菜单,线上开展学业辅导、心理陪伴、名著导读;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社区(村)防疫,就地帮扶春耕生产。
在这个特殊时期,一群大学生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们中,885人到社区(村)报到,下沉为战疫志愿者;914人义务为湖北省内8个市州的210名一线战疫人员子女提供在线学业辅导;63人为武汉市16个社区居民精心录制战疫科普视频……
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
“站出来,这是大疫面前的担当”
“我在武汉战疫一线,不能回家照看孩子,亲戚被孩子‘折腾’得心力憔悴,你们能否帮我线上辅导一下他?”日前,在社区医院药房值班的医生何瑶盛,向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队员齐莹紧急求助。
放下电话,齐莹开始收集辅导资料,继而着手互加好友、了解详情、设计教学,准备在老家天津为何瑶盛的孩子线上辅导。孩子基础较差,又比较贪玩,齐莹想尽方法让他提高学习效率。
线上教学的工作量是巨大的。齐莹既要负责正在支教的贵州省毕节市“本禹希望小学”44名三年级学生的课业,又要为战疫一线的子女辅导,每天的课表被“挤”得满满的。“我们青年人必须站出来,这是大疫面前的担当。”1997年出生的齐莹说。
在华中农大,像齐莹这样的志愿者还有914名。他们自发报名参加了“与抗疫一线人员子女线上手拉手”活动,义务为湖北省内210名一线战疫人员子女提供“六位一体助成长”活动菜单,囊括了学业辅导等线上助学志愿服务。
“学农事农服务于农”
每天早上,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与茶店子村之间的一条乡间小道上总会出现一个年轻的身影。他每天步行40多分钟,从家里到鑫隆原生猪养殖场参加义务劳动。
他叫许佩林,华中农大学生。因为疫情缘故这条乡村小道并不通车,从2月19日学校发出就地参加春耕倡议以来的一个多月,他每天往返于这条4公里多的小路,从未间断。
一到猪场,许佩林便麻利地干起活来,配饲料、搬货物、喂猪,他一点也不含糊。为了更加了解小猪的生活习性,许佩林还自学生猪养殖和动物流行病学,为养猪场改进生产建言献策,已成为乡亲们眼中的“生猪饲养技术员”。
“学农、事农、服务于农,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挺开心的。”许佩林说,“农时不等人,我希望能用我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帮助乡亲们在疫情期间多创造一些收入。”
许佩林是华中农大学子深入春耕一线的一个缩影。早在2月19日的雨水节气,华中农大发出倡议,号召广大学子“就地下田”,用所学帮助村民防治病虫害,下田打药施肥,跃然农事一线,共同上好这堂“田间大课”。
“志愿者工作就是自我赋能”
从外地回社区隔离14天后,华中农大学生张桂楚立即响应号召,到社区报到做一名社区志愿者。在张桂楚的动员下,爸爸在社区负责两栋楼的体温测量,妈妈则在40公里开外的单位值守,一家三口冲在了疫情前线。
张桂楚所在的社区有40多名医护人员和公安干警,每天他们都会接受张桂楚的体温检测,之后开始新一天的忙碌。从2月18日到3月18日,张桂楚在门岗已经坚守了一个月,查体温、登记信息、团购蔬菜、搬运货物,从生疏到娴熟、从陌生到习惯……
张桂楚说:“每天都感觉很有力量,志愿者工作就是自我赋能。”
“从线上到乡村,华中农大青年志愿者步履不停。”华中农大党委书记高翅说,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是年轻学子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战疫故事的战场。
华中农大有千千万万个齐莹、许佩林和张桂楚,他们是志愿者群像,也是青年学子群像。他们用战疫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为华中农大本禹志愿服务队的重要回信精神。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21日 01版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0-03/21/content_57739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