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 担使命 教学科研做表率──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党支
新冠疫情发生后,广大党员迅速行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 奋战在防控一线。生物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党支部作为学校首批新时代“样板党支部”,依托“双带头人”工作室,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应对疫情对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影响,牢记育人宗旨,积极改变授课方式,确保教学质量;勇攀科研高峰,坚守研究一线,保证基础运行。
一、统一思想,齐心抗“疫”
党支部支委会成员多为院系领导,在疫情防控工作伊始,不仅主持学院整体抗疫工作情况,也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工作引领作用配合系行政一同做好防控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补充配全支部支委会,在党支部内积极开展线上学习工作,统一党员思想,党支部通过微信群推送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学习材料。支部积极引导和鼓励党员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平台加强日常理论学习,为自身“加油充电”;支委会及时召开工作会议,根据防控工作的不同阶段要求,做好党员以及所在系教职工的思想工作,要求广大党员发挥表率作用,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保证工作平稳开展。党员们带头遵守国家、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返京人员主动隔离14天;党支部建立了隔离期教工的微信群,支部书记和系主任引导大家安心在家隔离,注意身体健康,送去组织关怀与温暖;支部主动安排对所在系教职工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开展调查,并帮助他们积极解决;同时做好疫情期间主题党日活动和与学生支部的共建活动。
3月8日,党支部在线开展“同心抗疫 党旗飘扬”主题党日活动。为了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支部倡议各教师党员牢记使命宗旨、立足本职工作,克服困难,转危为机,带头探索和实践多种形式的在线教学,力保教学质量;多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开展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学业;做好学生思想引路人,通过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帮助学生(特别是研究生)正确认识疫情、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的统一,促进其思想不断成长成熟;努力降低疫情对科学研究工作的影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守岗位、维持基础运行,多出科研成果。
积极推进“全覆盖、双提升”工作,与本科生毕业班党支部及时交流。3月7日,支部书记于静娟和副书记曹勤红参加了本科生毕业班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了毕业班同学们在特殊时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况,并对他们在家的生活和学习提出建议。对同学们关于论文写作、毕业准备、考研面试准备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响应上级号召,捐款奉献爱心。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支部党员为表达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先后通过“温暖武汉”专项、“党员自愿防疫捐款”等项目进行自愿捐款,24名党员累计捐款17000余元。
二、春播知识,耕耘心田
为了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教师党员们身先士卒,克服困难,按照“延期返校,正常开课,转变教学模式”的原则在假期起就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线上教学方式,切实保障特殊时期教学效果,在春天通过网络直播知识与希望。
《遗传学B》是面向生物学院二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由支部成员郭岩作为课程负责人,多名支部成员参与讲授等教学活动。开学前两周团队召开第一次会议,共同讨论如何高质量完成远程在线课程的教学,明确以直播课程为主,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增加教学互动,坚持实行小班授课原则。开学前一周,团队测试了多个在线教学平台,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最终选择《遗传学B》课程适宜的直播平台,并建立微信群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
支部成员吴玮承担生物181班、182班《生物化学A(下)》的授课任务。吴老师课前通过在线教育综合平台上传课件、单元导学、电子教材、动画视频、自己录屏的相关课程信息、作业、上课通知等;通过雨课堂进行课前推送,授课答疑;通过对分易跟学生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并布置课后在线测试题;利用腾讯课堂在线直播,加强互动性。同时主动在课后增加30 分钟线上答疑,及时解答本节课产生的问题。及时整理学生网络授课反馈,为团队及学院改进网络教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支部书记于静娟作为学院教学副院长,不仅统筹全院网络授课工作,通过教学中心“统一组织、主动培训、增强互动、确保效果、支持保障”为学院网络授课实践进行统一部署。同时个人负责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课程也于第三周开课,基于以往课程积累,在统筹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使用后,选择腾讯课堂在线直播,并积极探索高教社线上平台的使用。课程具体安排明细表、上传课件、预习资料明细等都提前发到同学们手中。
支部成员韩建永主讲的《生命科学导论》作为全校通识课程,及时转变教学模式,启用“线上教学与混合教学并用新模式”,充分利用智慧树在线共享课等教学资源,构建完善的网络授课预案,为即将开始的线上教学做好准备,做到切实保障学习效果。
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各位授课党员教师牢记立德树人使命,通过网络课堂积极开展思政工作,授课内容中引入新冠疫情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各党员导师也积极通过线上对研究生进行引导,组织实验室成员利用假期,珍惜时间,梳理研究思路,进行试验设计的同时思考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的关系;支部成员于舒洋撰写《疫情当前,且听导师说 | 抗击疫情 老师与你们同在》对研究生进行引导,希望大家能不急不躁,调整状态,反思时间利用与研究目的,在做好疫情防护的同时,“宅”家积极开展工作。相关报道被教育部官方网站转载。
三、科研不懈,再创佳绩
疫情阻挡不了老师们对本职工作的坚守与热爱。对于高校教师来说,科学研究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党员们在遵守各项防疫规定的同时,降低防控对科研工作的影响,争分夺秒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防控形势严峻、校内人员不足,科学研究工作受到影响。支部成员主动作为,冲锋在前,努力降低疫情的影响。很多实验室的细胞株等实验材料需液氮保存,如果无法补充液氮,宝贵的实验材料将毁于一旦,给后续研究工作造成重大影响,支部成员杜旭光积极协调楼内实验室需求,联系液氮供应商,协商入校事宜,帮助无法到校课题组补充液氮累计超过2000L。支部成员于舒洋带领本课题组在校学生协助学校动物中心开展小鼠饲喂、日常管理等工作。植物组培材料每两周需要继代,植物实验材料需要收集,支部成员于静娟、董江丽等多名党员主动帮助学生处理实验材料,马亮和支部委员杨永青连续多天帮助学生收集拟南芥种子,降低对后续工作的影响。
部分未返校研究生在家下载文献不方便,任东涛等老师们主动帮助学生下载文献并远程传递;各实验室导师通过线上组会、微信等平台指导学生坚持学习,为返校后的研究项目作好准备工作,于静娟课题组还邀请植物科学系及农科院相关课题组共同召开线上组会,碰撞思想、取长补短。
支部成员杨光辉是2019年引进的杰出人才,为了保证科研工作顺利进行,他一直坚持在实验室工作,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支部组织委员李媛春节前刚刚结束公派留学回到国内,在完成14天的隔离期后,迅速回到实验室开展实验。其他党员也以各种方式坚持科研工作不放松。在协助研究生管理实验材料、线上指导研究生学业外,导师们笔耕不辍,抓紧时间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投稿。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党员们的辛勤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成果。1月22日,于舒洋在protein cell 在线发表题为“TCF-1 deficiency influences the composition of intestinal microbiota and enhances susceptibility to colonic inflammation”的文章。2月份,陈忠周课题组分别在Cell Research 、Viruses上发表文章一篇,另外一篇文章已经被Cell Discovery接收。3月4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The EMBO Journal在线发表了于政权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揭示了间充质微环境信号激活肠上皮损伤修复的分子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头脑清醒,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党支部下一步工作重点仍将围绕党员特殊时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主题,一手认真保质落实各项抗疫要求,一手推进教学科研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同心抗疫做表率,党旗飘扬谱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