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湖北农产品受歧视被迫“隐姓埋名”?院士权威回应来了

秭归脐橙、洪湖藕带、潜江小龙虾、宜昌蜜桔、监利黄鳝、蔡甸莲藕、京山桥米……这些都是让你口水直流的湖北味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量农产品积压在产地、销售受阻的情况,农民损失惨重。

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情况就更为复杂和艰难。一些消费者担心来自湖北的农产品会携带病毒不敢购买,也有为数不少的省市根本不让来自湖北的农货车辆进城,一些销售商不得不“隐姓埋名”,把过去抢手高价的秭归脐橙说成来自其他地区。

农民是抗风险能力很低的群体,农产品上市期的销售情况不好意味着过去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努力付之东流,因此快速“造路”,恢复出一条“助农抗疫供应链”至关重要。当然,这背后需要无数人的爱心和奔波,一颗脐橙走出湖北都是一场“爱心助农”的“战疫”。

来自秭归的求助 请不要“歧视”湖北农货

邓秀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他也是我国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

湖北三峡库区是我国柑橘的重要产区,而秭归是邓秀新院士所在团队持续几十年帮扶对象和科研基地,在秭归,老百姓们亲切称呼他为“柑橘院士”。很多当地的柑橘种植户都有邓秀新的手机号,这个春节,邓院士时刻牵挂着库区的橘农,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导致当地大量脐橙销售不畅。

“秭归今年的脐橙品质特别好,特别甜,大家本来都盼着成熟期能够大卖的,哪知道遭遇了疫情,物流受阻,不好运出去,收货商也不方便进来。”秭归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据秭归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往年根本不愁销路的秭归脐橙,目前只销售出去五成。而且眼看着3月中旬就会是产量更大的红橙的上市时间了,4月下旬还有品质最优的伦晚脐橙上市。

据记者了解,过去“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秭归晚熟脐橙从被抢购变成了唯恐避之而不及。发往湖南、成都、重庆、北京、河北等全国多个方向的货都遭遇了无法进城的情况,所以经销商都不敢说这是秭归脐橙,也不敢说来自湖北。

一直关注秭归的邓秀新院士成为了秭归百姓第一个想到的求助对象。

“一是植物并不是新冠病毒的宿主,病毒也不会在植物和人之间穿梭;二是病毒离开宿主能够存活的时间很短,经过长途运输的农货水果不可能还有病毒依附;三是大家担心采摘运输水果的人会携带病毒,实际上,各级政府对疫情的防控是到位的,现在只有健康没有受新冠病毒感染的人才能下地采摘。通过科学防疫,严格品控,湖北出来的农产品是安全的,大家不用担心。”邓秀新院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消费者和商家的担心和忧虑可以理解,但这其实是因为科普不够造成的误解。

30位专家领衔“超级助力团” 打造“助农抗疫供应链”

秭归县县长杨勇告诉记者,秭归脐橙的品种非常丰富,在邓秀新院士团队的帮助下,已经开发出了十几个品种,可以做到一年四季都有鲜果上市,比如在二三月份,全国其实能够上市的品种非常少,这个时间段错峰上市原本是秭归脐橙的独特竞争优势。

“每年3、4月,秭归脐橙的口感和风味最好,可以说是独步天下,香味浓、口感好、肉质细嫩化渣、水分多,品质全球领先。”邓秀新最近几乎逢人就会开启“带货模式”。邓秀新院士对秭归及周边整个三峡库区的柑橘种植情况非常了解,随口就可以说出各个地区的种植面积,每个时段预计会有多少产量等待上市等等,甚至一些特殊农户家里的情况都清楚记得。

除了湖北,邓秀新和团队还调研了全国其他柑橘主产区,并且汇总情况后向相关部委和各省市的主管部门汇报并提供帮扶建议。“比如现在柑橘上市量最大的是广西,上个月仅桂林就有150万吨的砂糖橘等待销售,那里不少老百姓靠种砂糖橘脱贫致富,他们可就指着这一两个月销售收入了。”邓秀新说。

除了沟通相关政府部门,邓秀新也帮助秭归等水果产地联系对接了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柑橘这类果实非常适合电商销售,相对于草莓、桃等果品,柑橘果实有一层较厚的果皮,运输保鲜相对容易些、品质比较稳定。所以,我们一直鼓励农户接受新生事物,利用电商平台把产品卖向全国。”邓秀新说。

疫情发生后的2月6日,阿里巴巴率先发布“爱心助农计划”,设立10亿“爱心助农基金”,为全国滞销农产品紧急打造“爱心助农专线”,线上线下直供全国市场。截至2月27日,该计划已覆盖海南、四川、广西、福建、云南、山东等20个省份,淘宝天猫上线1396种滞销农产品,售出5.8万吨。

除了邓秀新院士,共有30位中国农业产业领军专家携手阿里巴巴“爱心助农计划”, 成为了“超级助力团”。他们是30种农产品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或权威专家,通过摸排,他们向阿里巴巴反馈了500多条重要的农产品滞销信息。

3月2日,阿里巴巴联合秭归县政府,通过紧急打造的数字供应链,已经将首批8万多斤新鲜晚熟脐橙发往全国。而且通过云品控、淘宝直播等手段,重新打造了一条“助农抗疫供应链”,帮助秭归农户把脐橙走出大山、输出湖北。

秭归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也表示,随着物流通道的逐步打通,秭归脐橙滞销问题能够很快解决。“但由于疫情,目前武汉、荆州等地重要分拨中心没有运转,如果到其他地方分拣,成本又太高了,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对话邓秀新院士:“一地想靠农业致富,需要政府、科学家、商家多方力量”

《中国经济周刊》:无论是实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是帮助农民真正增收致富,都是系统工程,需要多点发力,你觉得需要从哪些方面下功夫?

邓秀新:一个地方要靠农业产业致富,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产品种类和品种,但这个话好说,真正找到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长期的研究、调研和尝试,因为农作物讲求适地适栽,这就需要几方力量的共同努力。

一是政府的协调和支持。我国农户经营土地规模均很小,要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没有政府的协调,在种植区规划,水利道路建设的协调,以及后来的品牌打造,均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和组织。现在,要发展农产品电商,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产业布局,如规划物流场地;再比如现在很多的电商规模均很小,几个人,属于“微商户”,都是小本经营,遇到像现在这种疫情,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他们的扶植力度,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二是科学家的帮忙。产业缺少了科技,缺少了效率,质量难以保障。科技人员要沉下去,持之以恒、长期做工作。否则,蜻蜓点水般走走,只能提一些很肤浅的建议。或者“瞎指挥”一下,搞不好了就拍拍屁股走人。科技要支撑农业产业发展,一定要围绕产业的问题进行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产业,就像习总书记说的,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三是商家的介入。再好的产品,需要有人把它运到消费者手上,过去我们做了不少的农业产业扶贫,产品一出来,不知销往哪,常出现丰产不丰收的境况。因此,发展农业产业,一定要考虑商家这一方面的力量,通过便捷有效的方式把产销对接起来,实现产品的价值。

《中国经济周刊》:从你帮助秭归的过程来看,有哪些发展思路和成功经验可以分享给其他地区?

邓秀新:我对秭归有特殊的感情,这里凝结着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几代研究人员的心血。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始终把这里当成自己的试验田,不是简单的技术帮扶,是融入式的科研生产结合,不是一时的去助助力,而是一干就是几十年。

首先帮助他们更新品种,自己选育适合的品种,保持品种上处于先进水平。秭归柑橘的种植历史至少有两千多年,长江三峡这一片区域,由于大水体的作用,气候十分特别,孕育了特色鲜明的柑橘产业。这20年,我们与县里合作,实现了柑橘品种更新换代三次,迭代发展,实现与其他地方错位发展。

这里也是国内首个实现四季有新鲜柑橘的产区,特别是晚熟脐橙,生育期长,从开花到采摘接近一年,形成了特殊的晚熟脐橙品质,与其他地区如赣南脐橙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由于四季有鲜果,电商也可以一年四季不歇业,这样物流公司也愿意过来设点,销售也不至于压缩在2-3个月。通过在秭归的实践,我们的柑橘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均得到快速提升,我们的研究生很多课题就是在秭归做,好的品种也首先在这里试验。总之,持之以恒、融入式的科研生产结合是我们最深的一点体会和经验。

二是及时解决产业中的重要问题。除了气候,秭归柑橘园的立地条件其实很不好,坡陡土层浅,每家的果园均是碎片化,一家连片的橘园很少,有时,三棵连着一块的树可能属于两个家庭。大部分果园灌溉条件较差,甚至没有灌溉条件。这里的果园,果实从树上采下来难,要背下来更难。近年,我们团队科技人员帮他们专门设计了果园轨道运输系统,过去一亩地的柑橘需要人力用背篓背七八十趟,而现在可以用轨道运到公路边上直接装车,一次就可以运七八百斤,大大减轻了果农的劳动强度,也提高了劳动效率。

三是政府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技术十分重要。围绕产业,秭归做了不少创新,就拿新品种和电商平台来说,县里如果没有创新意识,很难有今天的状况。电商发展一定要有量,否则物流成本太高了。当地政府就规划了专门的电商物流园,孵化出几百个淘宝店,上千人在做电商。所以在2018年,秭归脐橙电商年交易额就突破9亿元,是全国单一农产品电商销售第一县,脐橙的网销量占整个产量的15-20%,而且还在快速发展。

当然,再进一步,发展柑橘产业不止是卖柑橘,还可以延长产业链,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联动,比如秭归就开发了橙皮、橙酒、橙蜜、橙茶等很多品种。4月下旬到五月初,当你一进入宜昌,进入秭归,就能能闻到柑橘花的清香。如今,三峡库区水清山绿,一树脐橙红两岸。三峡四季有鲜橙。依托柑橘产业的旅游业一定会发展起来。2000多年前,屈原就把秭归写进了离骚,这个文化底蕴是非常厚重的,做大柑橘品牌,做好柑橘文化,都大有可为。

《中国经济周刊》:数字农业正在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很多地方都在尝试用技术和互联网手段推动农业的改造升级,比如秭归与和阿里巴巴合作的数字农业基地。你怎么看待数字农业的发展前景?有哪些建议?

邓秀新:绿色发展是大的趋势,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或者说数字农业肯定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式。首先,技术的着眼点要提高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做到生产者、消费者、环境(公众)三方得益。要考虑技术的投入和产出问题,生产者能获利。通过利用新的技术,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质量好、价格还比较适中,大多数人消费得起,消费者获益。新技术对环境要友好,产业才能可持续。第二,新的技术要比较容易被老百姓掌握,简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