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 “网络在线教学”相关问题的深度访谈

近日,教务处发布了第一周网络在线教学情况简报,结合简报中反映的情况,就我校疫情期间“网络在线教学”的相关情况,教务处处长陈遇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学校“网络在线教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答:我校的网络在线教学工作是校党委行政对疫情防控工作总体部署之下,从2月2日正式发出通知,全面启动了课程教学的各项准备工作,2月13日至2月16日进行了在线教学的试运行与调整,2月17日上午8点正式开启线上课堂。这也是我校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在线课程与直播、录播相结合的教学。

问:在疫情突发如此紧迫形势下,您认为我校网络在线教学准备的是否充分?能否有效应对疫情挑战?

答:尽管疫情严峻,事发突然,广大教师又处在新春佳节的寒假期间,但正如吴普特校长提出的“疫情无情人有情,延迟开学课不误”,“必须给我们的学生提供高效的在线教学,确保教学质量不降低”。正是由于校党委的高度重视,各项预案和实施方案务实高效,特别是广大教师秉承立德树人、育人为先的高尚情操,以教学为本,以学生需求为先,不论身处何地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准备中。仅仅用了15天时间,就完成了567门线上教学课程,占到本学期总课程门数的66%。其中通识类课程40门,学科基础课160门,专业课367门,采用网络资源精品课在线混合教学271门,采用多平台的直播互动等方式296门。在线授课教师838人,所有课程建立了网上班级组织,建立课程教学群1207个,为网络在线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实现了“任务不减、质量不降”要求,并能与返校后的教学有序对接。

问:从简报看,我校开课第一周教学运行非常有序,您认为是否达到预期?

答:开课第一周,原定计划开课562门,实际开课558门,停开课程3门,调整为第二周开课1门,共计1172门次,占到本学期应开课总量的99%。共有764名教师完成在线教学,在线上课学生近10万人次。

从运行秩序看,教师均按照在线课表开展教学,主要使用了7个教学平台,除了186名学生在开课前反馈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外,其余学生均采用手机和移动终端接受在线教学,其中近一半的学生同时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课程平均到课率达98.2%。学生电子教材持有率达95.3%。一周内各门课程布置作业1221门次,学生在线讨论跟帖、提交作业、互动交流在线记录清晰。

从学生以及督导检查反馈来看,教师在线教学积极性高,责任心强,教学准备充分。大部分教师提前制定线上指导+MOOC/SPOC、线上指导+录播、线上指导+MOOC/SPOC+录播、线上指导+MOOC/SPOC+短时直播等多种模式组合的授课方案,上传相应的教学素材和教学要求,以确保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特别是通过抽样调查,学生对教师在线教学满意度较高,57.3%的学生认为可以跟上教学进度,学习效果较好;36.7%表示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仅有6.0%学生反映在线学习效率低、效果不明显。学生在线学习最满意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教师的教学态度(85.8%),课程教学资源(75.4%)和教学内容(43.2%)。

当然,在线教学刚刚一周,教学质量还需持续跟踪指导。但整体教学运行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令人欣喜的,达到了预期。

问:达到这样的教学运行状态,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答:这次网络在线教学,是在特殊战役之下的一场硬仗,我们不能输,也输不起。实践证明,我们首战告捷。应对疫情挑战,我校网络在线教学迈上了一个新阶段。之所以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还是我校的作风与精神所在。校领导科学研判形势,从疫情防控、教学质量与运行秩序三个维度做出了科学预判,三个预案符合学校实际,切实高效,科学可行,凸显“一校一策”,为后续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各级干部在危难面前团结勤奋,务实肯干,高度协同,令行禁止,精准高效地落实学校部署和工作方案。

特别令人感动是广大教师们,疫情面前表现出的忘我精神状态。他们积极参加培训,主动学习,大胆探索各种技术平台,掌握直播、录播和互动教学方式。短短的15天时间准备出了600余门在线课程,一周的教学得到学生的普遍赞扬,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这种积极应对挑战的使命担当和主动作为让人感动。

问:面对这样教学进程,听说您仍有忧虑,是基于什么原因?

答:网络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它并不是一个课堂教学的方式改变,而是一个以优质课程资源为前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指导交流为主导,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新模式和新形态。涉及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与学的行为方式、教学模式以及基于结果导向的教学评价。它是一个系统化的改革与调整过程,需要建立稳定的课程资源、科学的教学设计、完整的教学实施方案,并以系统的教学组织管理制度和技术支撑平台做保证。从目前的教学运行看,应对网络在线教学还存在诸多短板,让人担忧。

一是学校在线教学的课程资源不足,网络教学的基础还有较大差距。从一周教学效果看,尽管学生认为最好方式是“PPT+语音直播”,这是教学的初期感受,仅仅解决了课堂教学在线化问题。没有充足的在线资源做基础,再好的网络直播教学也会失去持续力。学生对慕课资源与直播教学的配合、对多平台资源综合运用的评价不高,对如何线上预习,学习和辅导仍存在较大需求和盲点。恰恰说明,课程资源建设与在线教学不能有效衔接,线上教学方式方法仍存在障碍,学生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难以有效补给。这是一个潜在的严峻问题。

二是课程教学质量依然是根本,靠的还是教学内容体系优化与教学能力的提升。目前看,不论是学生的网络学习条件,还是教师的在线教学基本技能,实现课程的在线教学不是难点所在。学生最终的满意度与获得感,仍然是课程的教学质量。从一周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看,学生仍期待线下课堂教学;对网络在线教学的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与互动交流仍存在迷茫和需求;效果不好的课程仍较多依然集中在公共课基础课,并明确问题与网络的并不正相关。这与线下教学的评价是一致的。因此,促进教师网络环境下教学能力提升需要持续系统深化推进。

三是网络教学平台和技术保障体系不完善。要保证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质量,除了靠教学运行秩序、教师的责任心与教学能力外,网络技术条件保障是根本。网络技术不仅保障不掉线,不卡顿,更主要的是,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在线自主学习的优质资源平台和空间,并让师生能够自由获取知识,历练自主学习能力。从目前学生的反馈看,影响教学正常进行的因素中,对教学平台和教学互动的不满意度最高。而且教师依赖的网络多是公共平台,资源分散,多个平台交织使用。基于我校自身网络平台的数量少,一旦出现问题,我们难以有效应对。因此,我们的网络技术服务如何建立一个具有我校学科专业特色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立一个有效沟通国家开放资源平台的机制,整合和协同平台资源,实时跟踪监控教学运行,建立平台的保障预案非常迫切。

问:下一步还将从哪些方面改进“网络在线教学”?

答:第一,进一步加快推进网络在线课程建设,将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建设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平台。第二,重构教务管理与网络教育技术服务新体系,建成西农特色的“一平三端”。第三,更加高效地开展教学针对性培训,推进学校全体师生互联网+教学模式与体系建设。第四,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育指导和服务,系统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体系。最后,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互动的教师考评与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既调动教师网络教学积极性,又健全和完善学业评价体系,使我校课程教学真正走向线上线下互动教学的新时代。


王学锋 终审:郭建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