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沙漠蝗入侵四川的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一、沙漠蝗入侵四川的风险评估

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专家对沙漠蝗入侵我国的风险研判为“风险较低”的结论。主要原因如下:

1.从沙漠蝗的适生条件来看 温度、湿度和食料是决定昆虫在一定区域内生存的基本和先决条件。据报道,40℃左右是沙漠蝗蝗蝻和成虫迁移活动的最适温度,60%~70%是其生长的最适湿度,因此缅甸、尼泊尔和印度将是本次沙漠蝗最大的扩散区,但与之相邻的西藏和云南、西北的新疆目前正处于初春时节,温度和湿度都不具备沙漠蝗生长和迁飞的气候条件,即使其迁飞入境也难以定殖。

2.从沙漠蝗的迁飞路径来看 沙漠蝗具有随气流远距离迁飞习性,成虫每日迁飞距离达150千米,但飞行高度并不高,一般在300~600米范围内飞行,极少数可达到2400~3000米的高度,故在我国西北新疆方向,即便沙漠蝗进入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地区,也难以突破塔里木盆地西部天山和昆仑山的天然屏障。西南地区的西藏和云南方向则有喜马拉雅山作为屏障,沙漠蝗也不可能飞越这座世界最高峰。

3.从历史记载来看 我国昆虫学家早于1956年在其出版的文献中记录了云南南部有过沙漠蝗分布。1974年,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专家在西藏与尼泊尔比邻的聂拉木县采集到沙漠蝗标本。但是我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沙漠蝗发生为害的记录。

笔者认为,沙漠蝗一旦入侵我国,对我省的风险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南路从缅甸入云南,再到我省攀枝花市和凉山州。二是西路从尼泊尔入西藏南部,再到我省甘孜州和雅安市。

二、应对策略

中国近代农业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一部与蝗虫等病虫害斗争的历史,多少年来,特别是解放以来,以马世俊院士、陈世骧院士等老一辈治蝗专家和康乐院士等中青年科学家为代表的四代人的努力,我国在蝗虫研究和蝗灾治理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水平和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所以面对可能出现的沙漠蝗,我们认为首先要树立可防可控的信心,本着在战略上要藐视,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的应对策略,做到未雨绸缪和积极应对。

1.加强蝗情监测预警 一要关注蝗情发展动态。多渠道收集印度、尼泊尔和缅甸等周边国家沙漠蝗发生发展动态;二要加强蝗情信息互通。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重大害虫预测预报平台的对接,特别是邻省西藏和云南省级沙漠蝗专项预测预报网的沟通,第一时间掌握沙漠蝗可能入侵相关信息;三要首先在攀西地区和甘孜州南路启动省、市两级沙漠蝗专项应急预测预警工作。雅砻江、金沙江流域沿线的相关县是本次监测预警的重点区域,如已设置有监测站点的县应立即尽快启动监测工作,没有设置的必须尽快安装监测设施并安排专人进行监测;四要开展蝗情排查。在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境内的雅砻江、金沙江流域与西藏、云南接壤的县(区)农业部门应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一旦发现,立即组织应急防控;五要启动蝗情会商机制。省、市、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要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开展蝗情会商,掌握动态,分析发生趋势。

2.做好应急防控准备 一要建队伍、搞培训。优化配置力量,建立沙漠蝗应急化学防控专业化队伍。在攀枝花市、甘孜州和凉山州要先期搞好沙漠蝗识别和生活习性等知识的人员培训;二要备器械。提前配备充足的高效机动喷雾器和植保无人机,还要与国家通用航空企业保持沟通,一旦蝗情紧急,可采取飞机喷雾防控;三要贮药剂。据统计,目前我国已获登记用于防控蝗虫的药剂有效成分有马拉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3种化学药剂和苦参碱、印楝素、蝗虫微孢子虫、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等5种生物农药。沙漠蝗入侵初期,高密度应急防控可选用45%马拉硫磷乳油和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等化学农药。一旦沙漠蝗种群密度下降后,应选用0.3%印楝素乳油、0.4亿孢子/毫升蝗虫微孢子虫悬浮剂、10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00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农药,这些药剂对沙漠蝗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入侵高风险区要提前采购备用。同时,兼顾防治当地飞蝗和土蝗,因今年暖冬导致越冬和繁殖量较往年偏多偏重。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刘 旭 李 晓)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应对新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应急指挥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20年2月21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