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发布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喜获突破
人民网北京1月10日电 (记者林露)记者今天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获悉,经过严格评审,2013年共授予10位科技专家和313个项目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连续三年空缺后,今年取得可喜突破。由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赵忠贤等人完成的“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确立了铁基超导体是新一类的非常规超导体,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激发了世界范围内新一轮探索和研究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热潮,荣获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陈志敏介绍,今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具体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该荣誉由中科院院士张存浩和程开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5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8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8人。
数量:今年科技进步奖总数为2000年以来最少
据介绍,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优化奖励结构,减少奖励数量。精减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推荐指标数和评审指标数,与2011年相比,2013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总数减少61项,减幅16.3%,比例结构大体上从原来的10%、15%、75%调整为15%、25%、60%,奖励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科技进步奖,从2011年的283项减少到今年的188项,减少95项,减幅 33.6%,成为2000年以来科技进步奖最少的一年。
年龄: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平均46.6岁
2013年度奖励还强化了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据了解,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的平均年龄为46.6岁,其中自然奖45.9岁,发明奖45.7岁,进步奖47岁。2013年首次专门为40岁以下青年学者主持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开辟了专家推荐渠道,可由3名以上国内知名同行专家(至少有1名院士)联合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不受推荐指标限制,今年通过该渠道推荐的项目有1项通过了评审,第一完成人北京大学施章杰教授,今年只有39岁,团队中年龄最大的40岁,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34.4岁。
评审:首次建立会评组长库制度 专家有进有出
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宏观管理和指导;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各奖种评审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评审组,对候选人和候选项目进行初评;科学技术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据悉,今年在初评和评审会阶段,除最高奖外,全部采用了网络视频进行答辩。今年还首次建立了会评组长库制度,严格执行评审专家回避制度,新增香港、澳门的专家参加自然科学奖初评工作,进一步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权威性。经过两年的重建和增补,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建设已逐步形成一套分级分类、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的机制。
科学技术奖励是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制度,每年评审一次,三大奖每年授奖总数不超过400项,奖励了一大批在我国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等获奖成果举世瞩目、彪炳史册,充分调动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