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大代表“把脉”农业农村发展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1 月12 日,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后3 位省人大代表进入“直通两会”通道接受了媒体采访。作为长期服务农业、战斗在农村一线的省人大代表,他们对农业产业扶贫、提高我省农产品竞争优势等方面有许多话要说。
12日,3位省人大代表进入“直通两会”通道接受了媒体采访。
省人大代表童俊杰:互联网助力 村民富口袋又富脑袋
2019 年,固镇县石湖乡陡沟村实现全村263 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民们从站起来到干起来再到富起来,挑战着一个又一个“不可能”。作为固镇县石湖乡陡沟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省人大代表童俊杰带领村民探索出了一条互联网+农业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我们创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粮驿站’电商平台,用网销订单组织小农户统一生产并将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把消费市场搬到了贫困群众家门口。”童俊杰说,这种方式细化了群众生产、干部带动、平台销售的分工合作,让贫困群众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能获得收益。2019 年,《建立农粮驿站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安徽固镇县农副产品产业与电商深度融合》案例入选“全球110 个最佳减贫案例”,并被收录到南南合作减贫知识分享案例库,入选全国电商精准扶贫典型50 佳案例。
怎样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陡沟村还注重在生产实践中提高贫困群众劳动技能。“我们实施了老农带新农、熟手带生手等措施,先让他们抱团为电商平台提供初级产品货源,在具备一定技能后,再引导他们从事农产品加工、优选包装等工作。”童俊杰表示,对于其中有经营能力的贫困群众,还会培育他们成为电商经理人。
为了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该村推进“一村一品”,去年将全县愿参与、能参与的2254 户贫困户家庭生产的黑花生、绿豆皮等农产品形成统一品牌销往全国,推动户生产从“小、散、乱”走向“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带动户均年增收2000 元左右。“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展会代言、企业代购、社会宣讲多方消费扶贫形式。”童俊杰介绍说,通过在城市和农村开展宣讲,他们把脱贫故事说给群众听,帮助贫困群众走出思想上的误区,解决心理上的贫困,拓宽了他们创业致富的渠道。“目前,蚌埠市参与带贫的特色产业扶贫园区已达到88个,322个民营企业对接消费扶贫!”
据了解,2019年,陡沟村实现全村26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万元,较2014 年扶贫之初翻了一番。2020 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乡村振兴工作中,农村群众是受益者更是主力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童俊杰信心十足地说。
省人大代表刘永发:以党建引领 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我上世纪90 年代外出打拼,在小有成就的时候回到家乡创业。”省人大代表刘永发感叹说,能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是他一直以来的情怀和梦想。
2013 年,刘永发主导下的裕安区永裕农村水利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涉及5 个村,是全省首个专门以水为媒、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合作社成立以来,创造性地建立了农田水利管理新模式,解决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用水矛盾多、经费保障难度大、管理粗放等多种矛盾。“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了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我们逐步形成了产业帮扶的长效机制。”刘永发说,永裕水利合作社以党建为引领,探索了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并携手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六安临时党支部、永裕水利合作社党支部、产业延伸基地汲河村党支部成立联合委员会,共同打造了“太平永裕稻虾共作产业扶贫示范基地”2000亩。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特色产业,带动汲河村贫困户摆脱贫困致富增收,如今已帮扶贫困户96 户,带动贫困户劳动就业169 人,人均年收入6000元。
“基地产出的绿色生态大米进入了许多网络平台销售,对于得到的收益,我们又拿来对困难群众进行帮扶。”刘永发介绍说,目前每斤大米团购价为8 元,他们从中拿出1 元钱来做慈善救助工作,现已集聚资金将近40 万元,并成立了“太平永裕禾叶香慈善救助基金”,帮扶特困边缘户、特别困难户37户,共支出将近10 万元慈善救助基金。“这种做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认可、贫困户好评和社会广泛赞许,创造了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新模式。”
刘永发说,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基,作为省人大代表,同时也是农业战线上的一员,他愿意做好产业脱贫的带头人。“我们必须爱农村、爱农业、爱农民,整合涉农资源,做好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托管工作,整体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刘永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产业兴旺,才是决战小康社会的成功之策。
放眼新的一年,刘永发又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了更多的想法:“在绿色生态大米销售所积累资金的基础上,我们将把慈善基金的模式延伸到产业扶贫和产业兴旺更大的板块上,未来计划以社会化服务的方式,带动贫困户2300 户、贫困人员9075人(共同致富)。”
省人大代表甘启斌:农业补短板 提高农产品竞争优势
“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高质量发展’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之一。”省人大代表甘启斌表示,安徽2019 年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部署下一年工作务实明确。特别是报告中提到筑牢“三农”压仓石,作为农业企业的代表,他信心倍增。
从事农业20 余年的甘启斌认为,我省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仍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我省是农业大省,不过农产品精深加工基础薄弱。”甘启斌说,农产品要想增加附加值、让农民增收,必须做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他建议在政策、项目、基金上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支持,通过重点扶持科技含量高、拉动力和竞争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在规模、原料、资金、技术、管理、品牌、市场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全面带动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
此外,他还将关注目光投向了农产品享受农业用电优惠,以及农业物流成本较高等问题。“近几年,省委、省政府为支持企业降本减负,提出农产品初加工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政策。”甘启斌说,建议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水稻、小麦初加工及农产品精深加工的支持力度,借鉴江浙等区域相关经验,让水稻、小麦等农产品加工环节中的用电享受农业用电优惠补贴政策,以进一步降低加工企业成本。
“安徽的农产品品种多、品质好、品位高,不过由于物流费用高,农产品的推广难度较大。”甘启斌说,以他的公司所生产的大米为例,同样是运输至广东,省内的运输费用几乎是江西、湖南运输至广东的两倍。因此,他们的农产品配送尽可能选择价格相对低的海运或铁路运输,但我省(特别是安庆市)通过海运发送到广东、福建等省,物流周期是25 天到45 天,其他省份仅7 天到15 天,因为产品在路途运输的时间周期太长,导致企业资金积压、成本增长,农产品价格无法与市场接轨,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想让安徽的农产品在销区站住脚跟,除了品牌、质量等因素以外,产品价格、配送服务也是关键。”
对此,甘启斌建议省委、省政府引进大型物流企业,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改进国有物流企业服务质量,提高本省物流配送的速度与服务。同时对农产品走出省外开通绿色通道,加大物流补贴力度,根据企业不同运输方式给予相应补贴,帮助企业减负。
赵琳 周方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徐琪琪 项磊 刘旸 叶晓 姚一鸣 韩诚/文 王从启/图
(文章来源:安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