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站管理中心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寒意渐浓,我校曹新庄试验农场科教服务不停歇,冬季田间灌溉、综合环境治理工作如火如荼。2019年,曹新庄试验农场以综合改革统揽全局,在土地资源管理机制、提升实践教学功能、立体化服务教学科研、服务保障设施建设、科教副产品处置等方面交出师生满意答卷,推动场站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土地资源准入退出机制基本建立
曹新庄试验农场承担学校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重要任务,长期以来,由于土地等资源分散和多头管理,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调控,导致土地供求矛盾突出,私自转让现象普遍,个别课题组土地使用面积和登记面积不匹配以及良繁、推广用地难以界定等诸多问题。
2019年度,试验农场根据校党委要求,按照“统筹规划、集中管理、按需分配、动态调整、有偿使用”的原则,经过细致勘察测量、摸排调查、科学规划、细致划分,先后完成下属曹新庄、农作一站、科研西区3个基地的土地资源统筹管理,将农场1837.7亩土地中1116.7亩划作科研用地,其余作为教学和建设用地,通过对87个资源申请的审核,最终准予农学、植保、资环等10个单位76个团队入驻使用,同时收回5个科研团队的土地使用权。在保证退出团队和新入驻团队土地利用的无缝衔接的同时,基本实现土地资源动态管理和有偿使用。
“没想到这么顺畅,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够让我有土地可用。”首次申请入驻曹新庄试验农场,从递交项目申请书,试验田划拨到投入科研使用,前后仅用了不到3天时间,学校水保所“国家百千万人才”上官周平深有感慨。
实践教学功能发挥显著
试验农场作为农林院校的实践教学、科研研究、科技推广示范、大学生“双创”重要基地和平台,实践教学功能的提升是试验农场的基本任务,曹新庄试验农场紧扣学校教学计划,从三夏生产实习、农机驾驶实习、学生实践教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劳动体验多方着手,深层次对接学院、教务处等相关方,从实习、实践内容内涵提升到研教相融,都有了质的提升,同时,主动对接联系相关学院,推进实践教学项目落地场站,为规模化实习和实践育人活动的深度开展奠定模式样板,逐步释放场站实践教学功能。全年累计接待农学、植保等9个学院(所)的研究生1237人,19个学院37个专业160个班4805名大一新生来场三夏生产实习, 6000余人次田间试验和研究工作等。
“让学生在体验劳作大汗淋漓的同时感受科研甘苦,在劳动教育中学会坚持和体脑并举,让劳动教育给学生一个全面的价值认识,非常好。”机电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刘小峰对于场站管理中心主动联系学院,举办师生劳动体验活动给予了高度认可和评价。
立体化科教服务模式获师生认可
在农场试验地共性标准化作业中,曹新庄试验农场创新提供“菜单式”精准服务,从指令性田间作业到科学化农事管护服务的跨越,优质的立体化科教服务模式获师生认可。截止目前共为10个学院(所)71个课题组共开展14项全生育期作业服务项目,累计作业面积达7500余亩。
菜单式服务只是一个工作流程,重要的是品质化服务水平。曹新庄试验农场在试验地共性标准化作业中,一直注重农事农艺操作和气候、作物生长特性环境等因素的协调统一,各项农事与农艺相结合的操作效果已得到师生认可,初步实现了从指令性田间作业到科学化农事管护服务的跨越。并特别成立试验农场技术革新小组,设列专门经费,对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影响安全、质量、成本的各个环节进行技术革新,实现试验农场安全生产、增收节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效益。
“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曹新庄试验农场工作信息群查看试验地的各项工作进展,任务布置、生产状态、田间反馈清晰可见,作为入驻课题人员内心非常踏实。”农学院马翎建教授如是说。
基础设施维修改造成效显著
2019年曹新庄试验农场对标学校“双一流”和“一流场站”建设,积极开展场站基础设施建设,聚焦解决沉积多年未解决的基础设施维修和环境治理等问题,为科教服务提供优质后勤保障,营造舒适整洁的实践教学和科研环境。
先后进行了农作一站旱厕改造,临厕搭建,曹新庄基地临时机具库搭建,科研西区基地消防设施维修、灌溉设施维修、田间道路修建等建设项目。实行综合环境集中整治和常态化督察与管护。平稳、高效解决了试验地高危过境高压电杆挪移、辖区坟地迁移等历史遗留问题。同步启动试验农场基础设施维修摸底排查,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实现了效果效应双赢,对提升试验农场形象定位、综合改革的深度推进起到关键作用。
农学院党委书记张海成说:“场站管理中心主动服务解决问题的精神他表示非常钦佩和感动,我们也将全力以赴支持和推进场站管理中心综合改革工作。”
科教副产品处置效果显著
响应场站综合改革,曹新庄试验农场结合实际,落实科教副产品处置主体责任,进一步细化完善《科教副产品处置细则》,成立由试验农场负责人、生产试验部、综合管理部共同组成的处置小组,深入课题组实际,规范、细化处置流程、财务手续,设置处置专用账户,明确处置收入全部反哺田间管理服务费,将及时、公开、保质、合规贯穿处置工作全过程,落实科教副产品处置主体责任,实现了科教副产品有效管理。
2018-2019年度,试验农场对所有入驻的60个科研团队的科教副产品进行了处置,累计处置小麦115551.94kg,玉米及青贮102亩。处置办法、处置流程、处置结果获得国资处、各学院及广大科教人员的普遍认可。
“科教副产品处置看似简单,但从产品的确定到组织处置的各个环节,试验农场都认真仔细把控,保证了正确处置、程序合规、过程透明,特别是将处置收入再合理返回课题组,省却了课题组许多烦恼。”农学院教授闵东红说。
“作为场站综合改革的排头兵,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农科建设,最大限度的激发试验农场内生动力,建立学校科教用地、服务保障、劳动分配的科学管理的示范标杆。”谈及曹新庄试验农场综合改革的发展规划,场站管理中心主任朱荣科说。
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