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迷上了中国文化
我叫吴双,来自哈萨克斯坦,今年23岁了。2017年9月我来到中国,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我的专业是细胞生物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发现我喜欢上了中国。中国对我来说就是第二个故乡。来中国以前,我对中国的了解不是很多,而且对中文也没有什么概念,只听说过“你好”“谢谢”和“再见”,其余什么都不知道。来中国后,我决心学好中文,因为这对我很重要,我不但在中文课堂上认真学习,而且课后每天晚上继续努力学习,我会主动和实验室的中国同学聊天,向他们请教不懂的问题,学习不同地方的方言和网络流行语。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对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我甚至还会看中国的新闻,学唱中文歌曲,看中文字幕的电视剧和电影。我觉得汉字特别有意思,写汉字就像画画一样,每个字都有意义,我发现从汉字的构成就能看到它的来源,中国的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学习汉字,帮助我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现在我的汉语水平还不错,可以无障碍和中国人交流,我参加了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杨凌分会场的活动,和央视著名主持人肖东坡在节目现场进行了互动交流,我还担任过学校第八届国际文化艺术节中文主持人,老师们说我的中文很棒,我很开心。
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和历史,我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特别是中国的太极拳、茶艺和书法。我发现太极拳对人身体健康有好处,在中国老年人休闲运动时候会打太极拳,这让他们显得年轻,都看不出实际年龄。中国人很喜欢喝茶,茶能滋补养身,茶艺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一种唯美的哲学文化,我觉得身穿汉服,表演茶艺的中国女生特别漂亮和优雅。书法是特别有意思的一种文化,用毛笔写汉字的时候,需要保持心理特别安静,身心放松,心无杂念。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会写书法放松自己。
中国菜非常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刚来中国我不吃辣的,现在不吃不行,无辣不欢。中国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比如说四川的火锅就非常有名,除了火锅,鱼豆腐和大盘鸡也是我的最爱,这些美食在杨凌都能找到。中国人很有礼貌,也很热情,他们会请我吃饭,请客吃饭另外的意思是他们对我表示尊重,我喜欢很多人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觉得很热闹,很温馨。当然,我也会请我的朋友和老师来我宿舍吃饭,给他们展示我的拿手好菜—马肉炖土豆,他们也喜欢吃我做的布司蛋糕,我很开心,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礼尚往来”。我觉得中国人特别喜欢吃蔬菜和水果,而且中国的种类特别多。我以前不太喜欢吃蔬菜和早餐,可是我现在变了,我觉得蔬菜和水果营养丰富,而且吃早餐有益于身体健康。中国人很喜欢喝热水,如果感冒了不舒服他们会建议我多喝热水,我以前水喝的不多,现在我只喝热水,我发现喝热水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嗓子不舒服喝热水很快就好了,不用再吃药。
国际学院的老师们都觉得我聪明伶俐、美丽大方,因此也多次安排我接受记者采访。采访内容大部分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有关。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一次我接受由“一带一路”大型网络媒体采访团进行的采访,采访的主题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一带一路”国家培育高层次人才。当时我面对采访镜头特别紧张,觉得自己的汉语水平不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但结果我表现还不错,后来我也接受过《新华社》和《陕西卫视》等媒体记者的采访。2019年,陕西省委书记胡和平、陕西省省长刘国中等领导人来我校视察工作,我作为“上合组织”国家留学生代表之一,向领导们介绍我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并与他们交流互动,我感到非常荣幸。
今年我参加了第二十六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作为留学生志愿者负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展位展品的宣传和推介工作,期间我还参加了由省委组织部远程办、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组织部、杨凌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的农高会特别节目《盛会乐淘淘》,很多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都让我大开眼界。
目前我已经进入实验室开始做实验了,研究内容是关于植物蔗糖运输机理,做实验真的不容易,很累很辛苦,我的导师是德国外教Johannes Liesche教授,他对我很好,很耐心,不断鼓励我,我希望通过努力能发一篇很好的文章。
总的来说,中国发展很快,这里很安全,环境很好。来中国后我的变化很大,各方面都有了提高和改善,在中国的留学经历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未来,我希望能继续留在西农上博士,学好汉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结交更多的中外朋友。毕业后,回到哈萨克斯坦,做中哈两国农业科技交流的使者。
张晴 终审:郭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