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地区资源如何创制?

姜文的一句话:如果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逼的多才多艺。
玉米也是如此,当气候和土壤条件都很舒服时,就没必要表现出拼死的坚强。
我们都曾经听说过很多优良自交系的故事,有些自交系都出自于一个地块,离开了那个地块,还是那位专家就再也没出过东西,这是什么原因?
归根到底就是环境选择。
在风口地区一场大风过后,坚持不倒的就是适合入选的资源,育种者不用很辛苦地抉择。
在高温区多日连续高温,多数不结实的材料中能有粉正常结实的,就是目标所在,也不用比对考量,选择就是简单。
在干旱区,发达的根系和长时间缺水的忍耐,还能有较好的生物量和产量,就是理想的材料,也不存在选择的失误。
在盐碱地区,4CV一类的不抗盐碱早早地就不行了,黄改类能不受影响不管不顾地生长的就是好资源。
所以所有的逆境都是育种者的好朋友,是为你省钱省心的好伙伴,逆境地区就是上天对该地区育种者的偏爱,是花钱也得不到的待遇,要珍惜,要珍惜,要珍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通化农科院水稻品种累计审定数量排进国内前十名,原因是选育地低温病重,凡是当地选育出的水稻品种抗病过关,通适省内外,这样优越的条件可遇不可求,中西部的专家破坏眼睛的努力也难以追赶实现。
这就是环境的作用,再完美的设计在极端优越的条件下也都会颓废没法抉择优秀。
当一切逆境影响都很小,当玉米生长的很舒服,种到田间的材料都出色地表现,对于育种者来说,选择是痛苦地,仅是在细微处努力取舍而心力憔悴。
所以黄金玉米带是产粮的福地,却是育种者的伤心处。
我们目前唯一可用的逆境就是高密了,以前也说过,逆境中没有比让玉米挨得很近更难受的事了。
但是密植不能解决耐高温,密植不能解决耐盐碱,密植不能解决极端耐旱。
所以在舒服地区还是得采用多样化逆境设计,人为干预,可用大棚选择耐高温,用沙土地选择贫瘠干旱,低洼处选择抗涝和抗穗粒腐,在风口地区选择抗倒……总之不能让玉米太好过,这样难为玉米以后,你才可能好过的可能,没有逆境的这把尺,投入很多却换回很少的可能,不是不努力也不是不入心,而是环境条件不给力。
想起改编一句话: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广大育种专家,满怀革命豪情,奔向逆境,奔向困难,踏上了和很难受的环境相结合的康庄大道。
长胡子的植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