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利尔“转身向蓝”研发海洋生物源农药

核心提示:2013年底,由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海洋生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至此,包括原有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农业部农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利尔药业集团已拥有四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农药肥料网(http://nf.agrisources.com.cn)】2014年1月9日讯 2013年底,由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海洋生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青岛)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至此,包括原有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农业部农药研发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海利尔药业集团已拥有四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



作为食品生产链的上游产品,农药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生物源农药以其安全性高、效率高、绿色无污染、对人畜无害等优点,成为农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较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在生物农药与农药剂型研究开发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能力缺乏、加工技术水平落后、缺乏综合性研发创新平台等问题。

另一方面,近年来从陆地微生物中发现新结构抗生素的几率越来越低,得到有价值的新菌株或新活性物质的难度越来越大,例如目前通常从两万多株土壤微生物中才能筛选到1株能产生新结构活性化合物的菌株。目前的研究现状是,在90%的有生物活性的链霉菌中,人们很难找到新的化合物,尤其是新骨架化合物。海洋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生物约占地球生物种群总数的80%,它们是生理活性物质和新陈代谢产物的庞大资源。从海洋生物尤其是海洋微生物中寻找特殊的先导化合物,筛选具有杀虫、杀菌、除草的农用抗生素,是农药开发的新方向。

青岛地区在发展生物源农药方面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城市区位优势。2013年开始,海利尔药业集团立足自身优势,在青岛市蓝色经济战略推动下,以海洋生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市级工程研究中心为依托,与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沈阳生态所产学研合作,瞄准海洋生物源农药及新剂型产品研发这个全国创新课题,开始产业转型——“转身向蓝”,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开展海洋生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研制开发,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海洋生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工程研究中心将围绕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前沿性、共性技术问题,开展海洋生物源农药、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产品及其配套生产工艺技术方面等研究,重点突破海洋生物源农药中尼霉素的研制开发、新型助剂应用技术及其在环保剂型中产业化应用等关键技术,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我国农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该研究中心的成立,也标志着海利尔药业集团在海洋生物源农药及环境友好型制剂创新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实现企业创新转型发展方面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

更多农药及肥料资讯,尽在农药肥料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