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科技“智多星”照亮农民脱贫路

新华社石家庄12月4日电(记者王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农忙过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青龙镇龙潭村村民们发现,今年的板栗种植收入比去年提高了不少。

“今年是板栗‘小年’,但是全村板栗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比去年还多了1000元。”龙潭村村党支部书记冯继昌说,全村板栗收入提高的“秘诀”在于农业专家来“支招”,村民的板栗剪枝技术得到整体提高,板栗产量普遍增加。

作为科技特派员、农民身边的“智多星”,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园艺科技学院副教授张京政平均每周都要下乡一次,深入田间地头为百姓培训果树育种与栽培技术。最初,村干部要走街串巷动员村民接受培训,如今张京政成了村民争相求教的“香饽饽”。

龙潭村村民姚建民说:“以前,大伙儿都认为自己的剪枝手法好,可事实证明张教授‘抓大放小’的剪枝技术更有效。农民要想把地种好,还得多向专家请教。”

像张京政这样的科技特派员,在位于秦皇岛市的涉农本科院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数不胜数。他们扎根田间地头,把科技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沃土,用专业技术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在昌黎县嘉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百菜园日光温室里,一株株黄瓜秧充满生机。据公司董事长张志刚介绍,园区里种植了一种“绿岛7号”黄瓜,与普通黄瓜不同,因为品质佳,口感好,每根黄瓜可以卖到10元的价格,而且供不应求。

“绿岛7号”是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科技特派员闫立英及其团队在农村开展科技服务,不断探索攻坚的成果。“绿岛7号”解决了旱黄瓜品种混杂退化、种植效益大幅下降的问题,旱黄瓜重获新生。

闫立英说,“农科是我们学校的优势学科,服务‘三农’是涉农高校的使命,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农村,不断地将科学技术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为农民解难题,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

自2004年开始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致力科教助扶贫,服务地方促转型。截至目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科技特派团增长到47个,服务领域涵盖38个产业,服务范围覆盖京津冀的11个地市,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中做出突出贡献。(完)

    (文章来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