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三台县麦冬绿色种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三台县是“川麦冬”(又称涪城麦冬)的主产地,“涪城麦冬”是川药金字招牌,为了促进麦冬绿色规范化种植,促进麦冬产业健康发展,擦亮川药金字招牌,本文结合多年来的研究和调研,综合分析麦冬种植生产情况及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希望对麦冬绿色种植高质量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我省三台县麦冬种植基本情况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块根呈纺锤形,颗粒肥大,两端略尖、中柱细小。表面淡黄白色,有光泽,细纵纹。断面乳白色、半透明、质柔韧。气香,嚼之发粘,甘、微苦、微寒。“涪城麦冬千金宝,本草遗株万国珍”。“涪城麦冬”拥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绵阳市三台县被誉为“中国麦冬之乡”,“涪城麦冬”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三台全县有30个乡镇种植麦冬,5万亩的种植面积,雄踞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出口量占全国的80%以上。据了解,三台县将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麦冬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100亿元,5~10年达到300~500亿元,形成国家级中药材大品种,建成全国最大的麦冬种植基地、交易集散地、科研精深加工聚集地和最具旅游品牌的康养麦冬特色小镇,配套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将麦冬大健康产业做成覆盖多领域、拥有多业态的综合性产业。实现规划目标,全面推行麦冬绿色种植是麦冬相关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石和麦冬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二、麦冬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滥用多效唑以增加麦冬产量 多效唑为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至少在半年至一年以上。多效唑的农业应用价值在于它对作物生长的控制效应。具有延缓植物生长,抑制茎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植物分蘖、促进花芽分化,增加植物抗逆性能,提高产量等效果。受利益驱使,多效唑在麦冬上的滥用十分严重。普通的粮食作物亩用量仅几十克,而麦冬从最初的亩用量1公斤逐渐发展到3~5公斤,一直发展到10~15公斤,更有甚者达到20~30公斤。多效唑在麦冬上的滥用、过度使用对当地土壤、水源生态系统也造成污染,影响下茬作物生长,对健康也存在潜在风险。
2.过量使用除草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缺乏已成为普遍现象。而麦冬种植恰恰又属于劳动超密集型产业,据实地调查,种植面积少的种植户会采用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结合的方式,用2~3次除草剂,但面积稍微大一些的就会多次反复使用除草剂,用得多的高达5~6次,既污染环境,又会对麦冬生长产生影响,田间经常会出现除草剂药害发生的情况。
3.过度使用化学肥料 麦冬喜阴凉潮湿,在麦冬生产过程中会多次放水漫灌,必然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因此种植户会多次大量施用化学肥料,形成恶性循环。化肥烧苗、沤根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乱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增施有机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然而一些种植户直接将当地养殖场未充分腐熟的粪便倒入土壤中,将病菌、虫卵、甚至重金属等带入土壤中,严重的在土壤中腐烂时还会影响麦冬根系生长,沤根、烂果,直接影响麦冬产量。
三、推进麦冬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以国家政策为指引,以市场为导向 推进麦冬种植业绿色健康发展要以国家医药、农药、环保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发展麦冬产业要结合产业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引导和监管药企、医院等采购使用符合外观和内在质量标准且符合农残标准的优质麦冬原材料,加快溯源体系建设,完善规范化的麦冬药材质量标准体系,优质优价,让药农、种植企业在科学种植的基础上实现优质增效,改变市场对优质麦冬的认知标准,让市场主动排斥违规种植的麦冬,让种植户主动放弃滥用多效唑等违规行为。
2.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慧农业发展 笔者进行过大量实地调研并结合基地的实际情况分析,麦冬种植为农业种植中的劳动超强密集型产业,每亩从种到收的全过程中,制苗、栽种、除草、收获、日常管理,劳动力需求至少在40个工以上,而规范化基地种植会更高。由于劳动力缺乏,散户种植粗放,加上田间无法实现肥水、病虫害动态监测,导致生产上滥用肥料、除草剂、杀虫杀菌剂,不能实现按需管理,既造成土壤污染又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因此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解放劳动力,发展智慧农业,科学指导田间生产管理,提高麦冬种植业管理水平,减少农业污染风险。
3.实施关键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成熟技术的转化应用 我院与企业共同完成了麦冬多效唑替代综合技术研究等相关项目,初步形成了麦冬绿色生产技术。通过院企合作、政府支持,以土地流转的方式于2019年1月在三台县永明镇建立了首个麦冬定制药园基地,由我院生核所专家进行全程技术指导,进行麦冬绿色生产,完全不使用多效唑,目前该基地麦冬生长情况良好,已进入块根膨大期,丰收在望。根据基地的运行情况,笔者认为推行麦冬绿色种植技术,带动种植户改变传统观念是可能的,其核心在于进一步针对长期困扰麦冬绿色种植的关键问题,组织省内外科研院校和相关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协同攻关,系统深入开展生态种植模式、机械化配套栽种模式、肥水管理技术、专用药肥和使用技术、生态平衡协调控制等相关研究,为麦冬绿色生产提供种植基础和技术保障。通过基地规范化(全过程可控)建设示范,推广应用逐渐带动大面积生产,突出优质优价。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王兰英 张 雄 蒲志刚 宋 军 胡彬华 向小利)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19年11月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