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造新“王牌” 产粮大省迈向粮食经济强省
河南省认真落实“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总要求,牢牢抓住产业振兴总抓手,一体推进“四优四化”和“五优联动”,持续推动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快推动粮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李若凡
核心提示2019年,对于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来说是一个“新纪年”。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和亲临河南考察调研时,分别发表重要讲话,对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重点阐述,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粮食流通工作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一年,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全面完成机构改革,正式开足马力,全面运转。也是在这一年,河南粮食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盛会!
6月21日,中国粮食界的盛会——第二届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在郑州举办,同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在河南郑州签署《加快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合作协议》。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旨在充分发挥河南粮食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市场优势、科教优势,更好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粮食安全战略,培育粮食核心竞争力,实现“三链”协同,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粮食经济强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河南省是全国主食产业化第一大省。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扛稳粮食安全这个重任”和“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遵照李克强总理关于加快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批示要求,紧紧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断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大力推动“五优联动”,持续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由粮食资源大省向产业经济强省大步迈进。
逢餐必有河南粮正成为日常
双十一前夕,想念食品公司的销售们一直处于紧张和兴奋状态,作为2016、2017、2018年连续三年的天猫双十一挂面的销量冠军,他们一直在为那天暴涨的销量做准备。对于员工小张来说,让他最难忘的是2017年的双十一。“那一年我们不仅拿下了挂面冠军,而且我们在重阳节为老人们做的长达3084.32米的长寿面,也在11月11日当天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严格审核并正式颁发了证书,确认为世界最长的面条。可以说,我们创造了历史!”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双十一也是囤货的好时候。公司职员小李在自己的购物车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方便食品。“很多人喜欢吃鲜面条,但是小店里的鲜面条总是不能让人放心,我更信任按照标准生产出来的挂面。我还喜欢备一些水饺、汤圆、馄饨之类的,工作忙顾不上做饭,总得改改口味,三全、思念、科迪、白象,这些咱河南的牌子都是我的最爱。”
如今,河南的粮食产品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甚至走出国门迈向世界。“逢餐必有河南粮”正成为中国老百姓的日常。能以优质、丰富的产品打动包含小李在内的全国消费者,背后是河南众多食品加工企业的努力,也是河南主食产业化发展的结果,更是河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
2018年,河南粮食产量为6649万吨,总产量占全国1/10,小麦总产量占全国1/4,河南粮食不仅养活了1亿人,每年还调出400亿斤原粮及其加工制品,为维护全国粮食市场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河南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一大优势、一张王牌,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这样说。
河南牢记总书记嘱托,突出自身优势,打响粮食王牌。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深化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牢抓住粮食产业经济这条主线,采取粮食产业经济发展与主食产业化、粮油深加工、“放心粮油”工程和“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等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实现了以面米主食为代表的粮食产业经济跨越发展,打造了河南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王牌。
“三全”“思念”“华冠”“想念”“华星”等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不断涌现;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五得利集团、华龙集团和克明面业等大型粮油知名企业纷纷落地;一系列适销对路、品种丰富、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的粮油食品走上百姓餐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迅猛发展……
实施“四优四化”战略夯实粮食产业基础
河南是产粮大省,也是消费大省。我省许多企业可以在省内完成粮食生产到加工再到消费的闭环,这和河南省大力实施“四优四化”战略密不可分。
“四优四化”是省委、省政府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河南实际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紧围绕农产品“四优四化”(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发展战略,在推进“五优联动”(优粮优产、优粮优购、优粮优储、优粮优加、优粮优销)上做文章。
鼓励粮食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种粮大户等形成紧密联结的利益共同体,通过“订单粮食”“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等方式,积极发展优质粮源基地;2018年,全省粮油加工企业优质原粮基地面积达到717万亩,关联农户数达到190万户。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培育企业急需的优质粮食种子,开展订单化、定制化种植。豫粮集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推广“西农979”“郑麦366”等优质小麦种植,2018年已达到100万亩;荥阳市新田地合作社在淮滨为五粮液集团种植定制小麦,每斤比市场价高出0.7元。
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协同发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完善优质小麦收购政策。粮食、财政、农发行等部门单位密切沟通配合,积极为优质小麦市场化收购筹集资金,2018年全省市场价收购优质小麦18亿斤,市场均价2.46元/公斤左右,比普通小麦高近0.2元/公斤。督促大型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和龙头加工企业提高订单履约率,全省优质小麦订单率达到88.1%;河南省粮食交易物流市场与永城市政府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组织知名企业开展优质小麦订单收购,有力支撑了永城市政府“3030”优质小麦种植工程。支持粮食储备、加工、贸易企业发展订单收购,鼓励地方国有粮食企业采取联合收购、代购代存等方式,拓宽市场化购销渠道,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收购格局。2018年,全省各类企业收购粮食707亿斤,市场化收购比例达95%。
为了实现“优粮优储”,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落实财政资金9.2亿元,累计投入15.5亿元,在收储、加工企业中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961个,新增优质粮食专储仓容205.9万吨,烘干设施116台(套),清理、输送设备8291台(套),检验检测设备5158台(套),实现优质粮食专业收购、专仓储存。设立绿色储粮技术应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粮食企业推广使用低温储粮、氮气储粮等现代化绿色储粮技术,实现粮食保质保鲜、“常储常新”。实施粮食仓储智能化升级,投资5.8亿元建设“省级平台+智能粮库”安全管理体系,完成367个智能化粮库建设,粮食仓储管理和安全储粮水平得到了显着提升。
创新业态让河南粮食走向世界餐桌
从2012年开始,河南省率先在全国推进主食产业化工程,出台了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2018年,全省粮油加工业总产值达2033亿元,生产了全国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3/5的汤圆和7/10的水饺。
这6年是河南省培育企业和品牌,创新业态,打通河南粮食走向世界餐桌通道的6年。6年来,河南省注重培育龙头企业,筹集财政资金5.7亿元,对321家主食产业化和好粮油企业实施贷款贴息和购置设备补助,三全、思念、白象、想念等一大批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漯河市,实施重点企业五年倍增工程,引导企业聚焦主业,主食产业化率高达60%,年转化粮食600万吨,是粮食产量的3倍多。注重发展粮油加工机械装备,出台《河南省科技兴粮实施意见》,加快全省粮机装备升级,支持粮油机械制造自主创新;河南茂盛粮机组建了国家唯一的粮食加工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订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12项,拥有国家专利79项,鉴定科技成果38项,部分成果居国际领先地位。
6年来,全省投资22.8亿元,财政补助资金3.6亿元,建设集仓储、加工、贸易等于一体的粮食物流园区45个,着力推进全省粮食物流体系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功能,打通优质粮油与百姓餐桌的“最后一公里”。强化产销衔接,与全国18个省(市、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每年举办多次大型产销合作活动,成果丰硕,比如“河南省2018好粮油产销对接博览会”签约购销粮食及制成品107.88万吨,其中优质小麦16.5万吨,成交金额26.12亿元。实施“互联网+粮食”行动,鼓励企业创新经营业态,发展粮食电子商务和新型零售业态,降低企业营销成本,增强企业销售效率。2018年全省粮油产品互联网销售收入达到7.59亿元,同比增长87.4%。积极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粮食企业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在国外建设加工基地和销售网络,走国际化品牌发展道路,让河南粮油产品走向“世界餐桌”。思念集团在美国投资建厂,产品远销加拿大、法国等17个国家。
四个“更加注重”保持健康发展好态势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宇松说,河南粮食产业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在新的历史征程中,我省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指导各地不断完善和创造性落实“一二三四五”(聚焦一个目标、围绕两大战略、突出三链协同、建设四大载体、实施五优联动)的思路举措,切实把握四个“更加注重”,精准施策、加力提效。
更加注重“三产融合”和“三链协同”,进一步推动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认真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放大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不断提高粮食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更加注重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进一步突出“绿色、优质、特色、品牌”引领,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创新探索一批服务模式,大力培育一批示范样板。
更加注重建设“两个体系”,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切实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目前,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正在统筹研究和加快建设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与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
更加注重“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活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吸引要素集聚,保持粮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优质粮食工程”让好产品占比不断提升
从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这种转变,来自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得益于“优质粮食工程”的顺利实施。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宇松介绍,作为“优质粮食工程”国家重点支持省份,河南将“优质粮食工程”建设放到了粮食安全战略层面来执行。自2017年以来,全省投资52.1亿元,全面实施了包括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检体系和“中国好粮油”行动等在内的“优质粮食工程”。
其中,作为“优质粮食工程”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投入32.5亿元,支持23个示范县、11个省级示范企业、1个低温成品粮公共库示范项目建设。
这一工程不仅有效克服了粮食收储与加工脱节、科技与应用脱节、产业大与企业小、质量好与品牌弱、产量高与链条短的矛盾,而且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了河南粮油加工企业,尤其是培建大型“粮油航母”,打造国际品牌,促进了粮油加工转化增值,减轻粮食库存压力,有效解决企业储粮难和农民“卖粮难”问题,确保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推动了河南由粮食产业大省向粮食经济强省的转变。
转变也让广大消费者深有体会,“经常吃,难免会对某种产品厌烦,但现在一个品牌就有很多种产品,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大。”如中原粮食集团多福多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出全麦馒头、杂粮馒头等17大类产品;三全集团速冻食品品种达到9大类400多种,满足从儿童到老人不同群体的全方位需求。
(文章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