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35所高校专家在汉建言农村社会工作创新
11月11日,蕲春县许家山村、宋塘村的农村社会工作基地,迎来一拨特殊客人。他们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全国35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此行目的是前来考察当地困难人员帮扶、“三留守”人员关爱以及培养本土社工等农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行情况。
11月10日,2019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专委会暨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学术年会在华中农业大学召开,上述专家学者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题,围绕共建共治共享这一社会治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社会治理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实践的路径、逻辑与地方经验、新时代城乡社会治理与共享发展、农村与灾害社会工作、城乡流动背景下的农村儿童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与职业化等方面,开展了主题报告和专项分组研讨及交流,从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角度审视新时“农村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少波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他表示,华中农业大学利用农科优势资源,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将坚持培养更多懂农业、知农村、爱农民、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技能的农村社会建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他鼓励农村社会工作者,扎根农村基层,发挥专业技能服务三农,助力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
“农村社会发展工作是做好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湖北省民政厅、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于基层治理,应进一步创新农村社会工作方法。代社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钟涨宝教授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农村社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建设的两大领域,即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系统论述了社会建设在乡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文军教授提出反贫困社会工作应秉持社区为本的理念,结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对这一理念进行了反思。中国人民大学冯仕政教授对互联网及数字传播时代背景下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提出新的探讨。吉林大学田毅鹏教授对城乡流动的每一类型的作用边界进行了分析。武汉大学贺雪峰教授对当前乡村治理中存在的行政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对乡村治理未来发展方向和基本路径给予了阐释。山东大学林聚任教授站在城乡融合的高度,对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和实际意义给予了系统论证。复旦大学社会顾东辉教授结合农村社会工作实际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农村社会工作实务的中国框架。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分享了广东社会工作“双百”计划的政策实践、行动方案及其重要意义。
会治理的基本样态、主要症结和完善路径,建言农村“采用什么样的政治动员以及制定什么样的国家政策来促使农业、农地、农民转型成国家整体性发展动力?呼唤农政转型理论。”中国农业大学叶敬忠教授提出思考乡村振兴战略的多元理论视角,并对不同视角展开比较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陈涛教授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研究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阐释。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万江红教授针对农村资产如何真正实现富民目标这一问题,从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实践角度给予了解释。此外,与会专家还就中国贫困治理历程和经验、稳定脱贫的可持续组织模式等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院长田北海教授表示,此次盛会的举办,将有助促进我省社会学工作创新发展,为贯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和湖北省社会学学会主办,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中农业大学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承办。
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参考。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及农村社会工作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