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农业服务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小农户与多种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的农业发展格局,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一国情、农情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在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同时,有效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推动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和强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为农业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主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对农业领域包括农业服务领域的全面渗透,正以革命性方式全方位地改进和提升农业服务业的形态及效率。

农业服务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在上述背景下,中国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极其迅速,规模持续扩大、结构加速转型。目前全国各类农业服务组织数量超过115万,服务领域既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各个传统农业产业,也包括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康养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既探索出了生产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在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等难题上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又创新出了农机服务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专家大院、农业服务超市等新的服务组织形态,在“谁来提供服务”“怎么服好务”等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效。

现阶段中国农业服务业正在发生三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一是在供给方面,以生产效率提升为目标的经营性服务业和以公共利益增进为目标的公益性服务业的边界日益清晰,二者共存互促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二是在需求方面,以适应小农户的多元化多层次服务和以满足新型主体规模经营的专业化智能化服务需求相互并存,并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除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以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销售和品牌服务、信息和策划服务等新型农业服务需求边界不断拓宽;三是在载体方面,传统的以乡村为主要载体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正在向以小城镇、农业产业园区和互联网“三位一体、虚实共进”的平台转变,农业服务业的综合化效率日趋提升。从发展趋势判断,我国农业服务业正在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成长性产业,将对“大国小农户”国情之下的农业现代化转型产生极为关键的支撑作用。

农业服务业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从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立足加快将小农户引入现代农业轨道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农业服务业总体上发展层次不高、开放程度不充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矛盾突出存在。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理念上,当前农业服务业更多地聚焦于支持生产环节的服务业发展,对农业服务业发展需求向全产业链快速延伸缺乏认识,相较于农业生产而言,对产品营销、品牌策划、信息服务等新兴农业服务业的政策支持有一定的不足,由此产生了农业服务业资源整合滞后于现实需要、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滞后于实践创新两个方面的滞后性。

体制机制上,农业服务业领域存在一定的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问题,行业分管部门较多,相互间存在业务交叉或重合,缺乏统一权威的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造成服务供给主体散乱复杂、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合力,降低服务效率。在新兴农业服务需求不断涌现的条件下,农业服务业内部管制过多和管制不力的弊端凸显,创新动力不足和适应性差的局限性难以改变,从而形成了农业服务业实现更有效率和更高质量发展的制度障碍。

发展基础上,近年来我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着进展,但在城市人才下乡、工商资本入乡、科技成果进乡等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以人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聚为核心动力的现代农业服务业来说,仍需大力发展。总体上,迄今为止我国农业服务业仍然是低水平的快速增长过程,与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所产生的不断增大的多样化服务需求相比,农业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和不均衡仍然是突出矛盾。

改革创新农业服务业正当其时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导向和发展路径选择进行了明确阐述。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就破除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的相关体制机制障碍,夯实有利于城乡融合发展的土地、人才、财政、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配置基础进行了战略部署,为以城乡融合为基础推动我国农业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政策遵循。

我国农业服务业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合理导向我国农业服务业的未来发展,须从宏观层面准确辨识和把握基本态势:一是系统化。在农业产业更加重视通过延长产业链来提升价值链,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高的背景下,农业服务业将快速突破分割式发展的低效率困境,以农业全产业链为基础实现链条式延伸,表现出日益增强的系统化特征。二是集群化。由于农业产业规模扩张和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速带来多元化服务需求在地域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会改变传统农业服务业分散化发展的现状,逐步向集群化布局、宽领域拓展的方向推进。三是智能化。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等深刻影响并全面提速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与之相适应,其对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类型、方式、路径同样会同步产生重要影响,农业服务业集成性运营模式的不断创新和智能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将成为一个共同性基本趋势。四是融合化。当前农业产业融合处于不断加快和深化的过程中,城乡间开放度扩大和要素流动性增强是推动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持续提升的重要动因。受此影响,农业内部三次产业的服务业之间互为依存,城乡产业的服务业之间的相互融合。

总体上看,大力推进我国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时机已成熟。当务之急是科学把握农业服务业发展趋势的内在规律,全力实施“服务兴农”和“服务强农”战略,以服务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绿色转型、带动农业提效增收。一,加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的新型农业服务业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在农业服务业的准入制度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市场监管等方面的职能,提供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公共信息共享服务。构建体系化支持政策,对优势特色农业服务业和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新型农业服务业给予先导性支持。二,从市场出发,建立健全服务主体效益化、内容多元化、布局效率化、结构优势化的农业服务业运行体系。通过完善价值链提升农业服务业主体收益,通过培育主体提升农业服务业的产业层次和产业价值,通过拓展内容扩大农业服务业的产业规模,通过优化布局提升农业服务业的产业空间协调度。

(郭晓鸣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鸣鸣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文章来源:社科院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