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频频上门来 获奖稻米品种“好忙”

川报观察记者 张红霞

10月22日,种粮大户、专合社订购“野香优9901”稻米品种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5万亩、金额超过了400万元,四川鼎盛和袖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丹不禁喜上眉梢——在第六届成都“鱼凫杯”优质稻米品鉴活动中轩获银奖的3天里,不断有人来洽谈合作。

这样的现象,在其他获奖稻米品种企业并不鲜见,金奖第一名得主“又香优龙丝苗”——成都邑安硒谷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友明说:“没想到‘又香优龙丝苗’会有这么好的表现力,第一次参赛就得了金奖”,他透露,正在设计包装,准备注册自己的品牌,“明年正式投入市场”。

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堪称“得奖大户”,2017年起,连续三年参赛“鱼凫杯”,连续三年夺得银奖——千优531、正优538、蜀香优1918,都是自主培育的新品种。

该所技术负责人张朝勇说,经过两年种植,“千优531”的市场后劲将更足——在一些贫瘠的地块上,其产量超过其他品种,在新都、彭州种出了亩产800公斤的好产量,“得到了种植大户的认同”。

围绕着“高产优质”的品种诉求,今年的银奖“蜀香优1918”在口感上又做了新尝试,“米质比千优531更好,弹牙有嚼劲,适口性好,品尝者都说好。”

“正优538”是去年的银奖得主,崇州一个大户种植了1000多亩“正优538”,呈现出产量高、脱水快、很适合机械化插收的优点,加工后的大米卖到每斤3.5元,最高品质的米每斤卖到了7.5元还断货。

张朝勇、周丹都表示,一个好品种是从几十、数百个试验品种中严格筛选出来的,“鱼凫杯”成为测评的一个平台。

“我们每年都要试配400多个品种,可能最终只锁定几个品种,这个实验的投入每年超过百万元”,三年里荣获“鱼凫杯”2个金奖、1个银奖,周丹所在的四川鼎盛和袖种业有限公司也是得奖大热门。

四川农业大学也是“鱼凫杯”的参赛者,今年该校农学院选送的“野香优雅禾”获得了银奖,研发培育者教授黄富认为,“鱼凫杯”的连续举办,对水稻品种的科研导向,以及品种的市场化推广,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孵化作用。

优新品种层出不穷,“鱼凫杯”改变了人们“蜀米无好米”的印象,也壮大了“成都好米”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