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义先生荣获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终身成就奖
本网讯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农药行业的广大从业人员以振兴民族农药工业为己任,使我国快速成为世界农用化学品制造大国,为保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国家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此祖国70华诞之际,第十二届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特别设立了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在农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我校理学院农药学专业陈万义先生成为获此殊荣的四位专家之一。
陈万义教授,农药化学家,1929年4月生于镇江,1949年毕业于江苏省立镇江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1950年并入北京农业大学,1953年农药学专业毕业后,师从胡秉方教授读研究生,1956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讲授有机化学、有机磷化学、农药学文献等课程。曾任中国植保学会理事、常务理事、荣誉理事(1984~2001);植保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委员、农药学分会主任委员(1984~1997),第2~4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在国家建立南方新农药创制中心和北方农药工程中心专家期间,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立项及验收工作;"七五"至“十五”期间任国家农药攻关项目评委;多次应邀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化学部的年度评审。《农药学学报》的主要创始人及第一任主编(1999-2003)。
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研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等多项。文革前在黄瑞伦先生领导下,从事防治柞蚕寄生蝇药剂研究。发现蝇毒磷(灭蚕蝇三号)对寄生蝇具有经皮内吸作用,不仅使辽宁省的柞蚕业得已复苏,也是利用内吸药剂防治益虫体内寄生虫的首例。主编了《农药与应用》、《新农药的研发》等4本专业书籍。其中《新农药的研发》多次再版并获部级技术进步三等奖。
除教学与研究之外,还十分重视推动我国农药事业的发展。主持植保学会农药学分会期间,在京内外多地举办过10余次农药学术讨论会和农药培训班。针对社会上对农药的误解,他提出“善待农药,用其利、抑其弊”的见解。2003年,参加国家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时,在陈先生等人的建议下“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研发”在植物保护技术升级战略研究报告中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促进了其后10余年化学农药研究的迅速发展。
陈先生多年来先后培养了20余名研究生。在任农药学专业主任期间,建立了农大农药专业首批农药奖学金制,激励广大农药学科青年学子。值得一提的是,陈先生的弟子—我校理学院凌云教授,同时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技术创新一等奖。师徒同台领奖,成为此次颁奖盛典的一道特别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