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设立创新服务处科技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
原标题:抓住市场脉搏配置创新资源
——上海科技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型的实践
本报记者王春
■改革发展新景象
今年1月,寒意萧瑟的冬日里,迎来了几日暖意融融。
在上海市科技两委召开的工作务虚会上,上海市科委主任寿子琪思考的6个问题,也敲打着与会各处室的神经——如何认清科技创新发展大势?科技部门如何站高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如何主动对接和推动产业发展,加强科技与经济部门联动?如何完善市区联动机制,进一步激发区县创新活力?科技创新如何接受绩效考核?如何改变和突破习惯性思维和做法,科技部门在政府职能上该如何“进”与“退”,“抓”与“放”?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在转型时期,推动科技创新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和作用,把构建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放在重要位置。”寿子琪开门见山。
把握“市场配置资源”的脉搏,一场政府转变职能的攻坚战拉开序幕。
整合资源,打“通”而不是“统”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挑战,上海鼓励用“底限思维”和“极限思维”来创新思路。但从“物理空间的集聚”到“化学的裂变”,需要扎实的探索和智慧的创新。打“通”的过程是艰难的。
上海在全国科技系统首创设立创新服务处,成为2013年一大亮点。当年8月,上海市科委新设创新服务处,调整有关处室设置和职能安排,将原本分散到相关处室的为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和管理的职能融合在一起,进一步将科技管理向创新的全过程并举。
创新服务处被赋予重任,原先游离于职能处室和单位的“碎片化”数据、处于“孤岛”的科技计划和资源、各个专业化的体系服务平台,以及散落在各区县的社会资源等创新的要素,都将在这个广大的平台上加以整合集聚。“重在政策、资源、服务机构的协同,主要是‘通’而不是‘统’,打通产业链上不同的环节,充分调动中介服务机构等社会资源的积极性,在更大范围内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上海市科委创新服务处处长缪文靖说。
这是一个贴近企业需求、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互联互通互动的大平台。技术流、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产品流将在这里有序流动和交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在这里孵化成长,技术创新人才在这里集聚、流动并向周边辐射。全市12家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73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0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9家创业苗圃、29个创新驿站、1330项总额3.86亿元的创新基金项目、11批714项高转项目、600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
一张创新创业的网络也覆盖了上海各个区县。在这个平台中,政策扶持、专业技术服务、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等资源整合共享,打造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信息服务互联网运营平台,构建起由载体、政策、资金、服务“四轮驱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摸清服务对象,建立科技企业库,根据企业发展规律和需求,整合配置已有服务资源。创新服务处从建立底层、共性的数据库入手,开始了部门合并提升价值、效能优先的改革路途。
“充分凸显企业主体培育,实现‘从下而上’最贴近企业的创新服务,全面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构建”,上海市科委下属机构也看到了清晰的政策信号。在此平台上,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验收后,还可以申请科技小巨人、成果转化项目、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同时配套一系列科技金融政策,把创新政策和科技项目联动。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过程,提供最佳的个性化链式配套政策服务。
科技管理从“研发链”逐渐拓展到整个“创新链”,从“争取增量”向“整合集聚”转变。强调资源管理,核心在于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下一步,借用大数据先进技术建立科技企业数据库,突破目前市区联动相对单一的模式,与区域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形成有效联动,形成合力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
改革不是简单的否定,更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对目前创新要素的固化、改良、补缺,更能提升效能。效率优先、结构优化是提升价值的重要途径。
早在几年前,上海就着手搭建并逐步形成“五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架构:信贷担保、天使投资、资本市场等涌动“科技金融”之潮;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携数据、文献、仪器、设施等共促“研发与转化”;张江国家示范区、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杨浦创新城区列为“优先发展区域”;税收、财政、人才、培训种种资源条件均纳入“政策支持”范畴;还有创新集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各区县“创新热点”等合纵连横、“协同创新”。在这个体系下,由过去单一学科、单一部门为研发主体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参与、合作研发的协同模式。
企业主导,政府进退有度
“在创新驱动战略下,科技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变,向管理系统要效能。”用科技进步促经济发展,让技术实现社会价值,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正在融入上海科技工作的血液中。这一改变的方向正在激发科技创新、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各层次、各方面随之产生化学“裂变”。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关键还在于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上海市科技党委书记吴信宝说。
政府发布科研项目指南,企业申报课题、获得经费,大家所熟悉的这种传统的科研项目组织形式正悄然改变。上海市科委日前与上海汽车集团、上海电气集团、华谊集团等企业签约,双方按照1∶3的比例共同拿出经费,并由企业、而非政府扮演科研“出题人”和项目管理者的角色,由企业决定研究什么、谁来研究,谁能拿到政府经费,政府则做好指导、服务和监督。通过政府与企业创新合作方式,由大企业根据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出科研需求,政府以资金和行业资源匹配,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创新效率,让企业真正做想做的事。
接过“发球权”的几家大企业,也在经历着一场变革。
与市科委签约,给上汽集团的未来战略更多推动力。车联网与汽车电子、轻量化与整车集成、节能与新能源动力,这些领域不仅事关上汽集团的未来竞争力,对于行业发展也有重要价值。从集团层面来说,以前侧重具体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销售,随着集团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日益发展,面向未来的前瞻性技术分析和研究正在日趋重要。
签约企业积极申请科研项目,同时会带动行业内的中小企业、科研院所等参与协同创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技术升级和共同发展,良好的创新生态正在形成。
上海市科委秘书长马兴发说,将项目组织及实施的主导权交由企业的创新做法,对政府部门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政府从科研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在探索科研项目的发现、投入和评估机制上进行新的能力提升。
“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科学制定政策应是多做‘牵引车’、少做‘推土机’,政策的出发点应当是市场不能干的,通过完善市场利益驱动机制,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寿子琪说,与企业合作,市科委就是希望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发挥市场对技术创新、研发路线和架构、要素配置、经费和资源分配的作用,形成企业主导创新资源配置的体制机制是市场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政府更注重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主要对战略性、前沿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给予支持,构建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制度。”寿子琪表示。
经过多年发展,上海创业孵化的土壤日臻成熟。“新形势下,要改变传统思维。政府要允许并大力支持民营资本在产业领域自由竞争,一定要对民营孵化器、中介等服务机构‘放手’并腾出发展空间。”寿子琪说。
在上海,多元化、多渠道资金投入的民营孵化器由于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而显得活力十足。民营孵化器的不断涌现,不仅激发了上海孵化器的发展活力,更重要的是让民间资本能在上海“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民新能源环保孵化器首先尝试了持股孵化。据国民新能源环保孵化器常务副总经理彭译谨介绍,孵化器在持股孵化上采用三步走战略:每引进一家创业企业,孵化器首先以提供免费场地、办公设备等方式,进行象征性的参股;在入孵6个月以后,孵化器对企业进行评估,对优质公司投资比例扩大到5%—10%,帮助企业增强研发能力,开拓市场;在企业跨越“死亡谷”,进入快速增长前,孵化器再一次加大投资比例。除了国民新能源环保孵化器的持股孵化外,张江集电港移动互联网孵化器将投资公司的推荐作为孵化器项目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与众多投资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投资公司中意的项目……
科技经济联动,向机制要动力
上海每年仅登记在案的科技成果就达数千项,然而,很多研究成果缺少合适的开发者,结果半途而废、无果而终。研发应用成为科技成果链条中最短的“短棒”,少人问津。这样的难题,该如何破解?
顶层设计,将分散在各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集中起来。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领命先试先行,探索贯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创新链。作为全市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引领的新平台,成立一年多来,产研院实施“创新伙伴”计划,协同区域、院所、校企,突破科技经济脱节怪圈,用社会经济需求来“牵引”科技成果,把它们从实验室里拉到生产线上。
“3D打印”正火,可基本上是进口货打天下。不少单位买来一套3D打印机,甚至从没打开包装,因为“耗材太贵,不舍得用”。
倪秀元教授是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导,他们坐拥国家重点实验室,却还不具备将3D打印材料中试放大的条件,更难以与打印机设备的生产商相互配合、共同提升。这次,产研院当起了多面“接力手”,引荐多位“创新伙伴”。他们不摸“成果”、先摸需求,找准有实力研发3D打印设备的企业,与高校内的打印材料研发同步实施,引入3D打印的代理服务商,培育各行各业的3D打印用户。按照市场上“设备+材料+服务”的商业模式,进行全产业链分工配置,共同获取3D打印链的高附加值。眼下,倪秀元正带领十几人的课题组“100%投入”产研院这个平台,为3D打印机研发“墨盒”,由华谊集团来接力生产。
重组“创新伙伴”合作模式,科学家与用户一起创新。产研院虽然是研究院,却是个打破“围墙”的院子。上海产研院鼓励教授带着课题离开学校,以“兼职”方式进入平台,与其他需求方协同创新。产研院不再以论文发表、项目申请、成果评奖来驱动,而是试点新的绩效评价机制——产研院承诺给予参与创新过程的教授合理报酬,并在成果实现转化并获利后再行分成。之后,教授们回到学校继续其他课题。
“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除了政策性环境以外,更多的是需要一个培育、支撑、服务、配套的环境,并构成创新的生态系统。”产研院院长钮晓鸣认为。
“要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寿子琪说,依托“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最终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事实上,当前社会的任何一个领域,都在等待着深化改革的信号,科技界尤其如是,他们呼唤改革的声音,从未如此强烈。“要让科技创新发挥好引领支撑作用,政府科技管理工作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树立‘大科技’理念,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组织协调全社会科技研发资源、提高研发效率以及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等方面。”上海市市长杨雄在科技部门调研时掷地有声。
吴信宝说:“深化改革,不仅需要勇气,更加需要智慧。”以理念破题,以行动解题,以成效结题。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13年,上海“五位一体”创新服务体系有序运转,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人才特区、财税改革、管理创新以及行政审批权等方面突破和试点,并描绘出2020远景规划;区县合作的“创新热点”计划也积极实施,区县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行政审批改革标准化、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快推进,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科技体制改革描绘的广阔蓝图,将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一班又一班开向科技春天的列车正在启动。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