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二期在京举办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离不开科普媒体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科技人员如何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科技传播工作?科普媒体又能为科技人员参与科普提供哪些支撑条件?在日前由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的“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第二期”活动上,来自有关科普媒体负责人、科普专家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热烈研讨和交流。
《中国国家天文》编辑部主任黄京一在发言中指出,目前,非专业的科普盛行,增加了科普谣言产生的机会,说明科普期刊的传播不科学、不到位,公民的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同时,“科普期刊做出了好的内容,但是大众不看,他们依旧被科学谣言吸引。”专业科普期刊的内容正遇到传播的瓶颈,需要通过加强分众化、精品化、垂直化的定位来改善。
科普期刊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把科学知识讲述给中小学生或者大众来听、让科普故事更加吸引人?对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赵毅鑫教授认为,首先是科学家应该有责任担当,其次是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中完善量化业绩考核指标,让科学传播投稿变成科学家的责任,而不是义务。“相信通过激励政策加上利用如AR、VR等新兴的技术手段,有能力有资源的科研人员也愿意做好科普工作。”
针对科普期刊的内容来源问题,《天文爱好者》社长李鉴提出,在媒体融合的时代,科普期刊可以通过签约特别撰稿人等形式,盘活科普资源,对内容多渠道开发、多渠道发布。
在丰富科普形式方面,《科学故事会》执行主编阮帆表示,应加强线上线下活动的结合,包括推动科学家与青少年互动,以及教师和青少年的科普培训活动等,“科技传播、培养计划、读者俱乐部、分享会等活动,利用活动让科学传播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
对于科普期刊的发展,《科技导报》编辑部副主任陈广仁指出,每个期刊都是各有特色的,因此每个期刊需要找准定位、目标、读者和作者群体。“科普作者其实特别有痛点,当媒体能够找准科技人员关注的最新的、最有趣的选题,是可以找到科学家约稿的。”陈广仁建议,科普期刊也要做一些人情味、人性化的选题,“只要媒体发挥积极性、主动性,积极去寻找一些比较好的选题,能找到适合的作者,也能吸引一定的读者群。”从而促进科普期刊的发展。
而对于科普媒体的发展,卓众出版科学传播中心主任苏婧提出,科普媒体首先要强调“服务”意识,媒体可以帮助科技工作者实现技术转化,把技术创新跟企业相对接,转化成市场售卖的产品。通过这种务实的服务,媒体与各企业、技术人员建立一个较长久的联系,也就更加容易获得反馈、反哺。
沙龙上,与会嘉宾还从科技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科技人员参与科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及科普媒体的内容、平台、渠道建设及融媒体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认为面对新要求和新任务,广大科技人员和科普媒体应该肩负起更大的责任,生产和创作出优质的科普内容,建设一批具有权威影响力、辐射更广泛人群的科普传播平台,为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各方的合力。
科技日报社科普传播中心副主任王飞介绍,科普期刊融合发展交流沙龙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支持,科普时报社、中国科普网主办,旨在为科普期刊行业现状把脉问诊,为科普期刊融合发展建言献策,促进公民科学素养提升,助力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