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在利用生物技术合成高活性二氧化钛催化剂方面取得新进展

南湖新闻网迅(通讯员:张树翰)近日,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以“Bacteria-Assisted Synthesis of Nanosheet-Assembled TiO2 Hierarchical Architectures for Constructing TiO2 Based Composites for Photocatalytic and Electrocatalytic Applications”为题, 在线发表了我校理学院化学生物传感实验室和先进材料与绿色催化团队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生物技术提出了一种简单可行的高活性二氧化钛催化剂的合成新方法, 为二氧化钛光、电材料的大规模制备及应用提供了可能。 理学院硕士生张树翰为论文第一作者, 化学系鲁哲学和汪圣尧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图片1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效应、稳定性好和无毒性, 一直以来都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片由于其优异的高比表面积和载流子定向传输性质而颇受青睐。然而,由于二氧化钛纳米片过高的表面能,易于发生堆叠和复合,其催化效率也因此受到了制约。如能在制备纳米片的过程中将其自组装成三维结构, 则可以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受启发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的特殊化学性质,本研究利用一种微生物基的合成策略,以细菌为模板和反应器制备了单分散且尺寸均一的二氧化钛纳米片三维组装体, 经不同条件煅烧后,获得了两种二氧化钛中空微球。

研究结果表明, 在负载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铂纳米颗粒分别作为光、电催化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合成的生物基二氧化钛中空微球展现出良好的光、电催化性能。

上述研究成果得到校自主创新基金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的资助,论发表得到了理学学院陈浩教授的帮助与支持。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9b15282

审核人:鲁哲学、汪圣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