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辉:一个返乡创业者的“生态农庄”梦



近日,记者到青川县前进乡大坪村走访,刚驶过青竹江漫水桥,便看到这样一幅场景:沿新修水泥村道而上,一座座农房错落有致,路边林中,土鸡、大耳羊悠闲漫步、觅食,一个集旅游观光、高效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农庄呈现在眼前。

“老兄,我这里现在真的没得货了,再等半个月一定优先给你3000只土鸡,好不好?”刚到一个农家院坝上,记者老远就听见一个粗犷的声音传出来。寻声而去,记者走进了一个返乡创业的故事。

返乡创业,以感恩之情搞产业

带着粗犷嗓音的“农庄主”罗义辉好不容易才“摆平”了批发商。他告诉记者,他的土鸡一点也不愁销路,现在每3个月产量只有10000只左右,满足不了各地批发商的需求,只好经常搞“平衡”。

“按现在的市场价,我的土鸡每公斤卖40元,从去年8月开始养殖土鸡,至今已出栏10多万只,比搞其他项目强多了!”随罗义辉参观,树林下、绿草中,密密麻麻的土鸡、大耳羊悠然嬉闹。一直为产量发愁的罗义辉,看着自己的“生态园”,露出了坚定的笑容。他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今年将完成养殖土鸡15万只、大耳羊1000只,并带动村民养殖土鸡20万只、大耳羊1200只。

“一个人总得要有梦想,有了目标就会去拼!”罗义辉告诉记者,他的家就在大坪村,1992年从县建筑公司下岗后,先后当过泥水匠、卖过建材、当过建筑老板,还学过养殖业……肯吃苦的他,什么体力活都干,经过近20年的努力,他在成都等地的养牛、建筑等事业已小有成就。

每次回家,看到震后变化很大的村落,但村民们并不富裕的生活时,他都有一种莫名的责任感。震后大坪村实施了高山移民,震毁的房屋因无人居住而闲置,加上劳动力大量外出,大片土地撂荒。2012年4月,带着“感恩家乡、造福乡亲”的思乡情结,罗义辉回到家乡发展。

他从村民手中购回震毁房屋重新恢复,租来撂荒地种核桃、种果树、种草,注册成立了义辉畜禽养殖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从事土鸡孵化、防疫、养殖、培训、销售,同时发展简阳大耳羊养殖项目,打造集绿色畜禽产品、农家休闲度假、生态农业体验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一年多来,他先后往农庄里投资460万元,已建成标准化的鸡舍3350平方米、羊圈650平方米,出栏土鸡10万只、存栏2万只,发展种羊360多只,种植核桃200亩、牧草400亩,修水泥路3公里,完成了水、电、视频监控、沼气池等配套建设,基本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

众人“搭手”,共圆生态农庄梦

住上了好房子,如何才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前进乡党委、政府一直思考的问题,并认定一个原则:既要短时助农增收,又要长效增收,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原则,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罗义辉的创业思路与乡上发展思路不谋而合。

“罗义辉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有干劲,他一决定办农庄,我们党委政府就决定要千方百计地帮扶他!”前进乡党委书记何成李赞不绝口。

修路占地、购震毁房屋、租撂荒地……凡有问题,乡、村干部马上与相关部门联系,迅速协调解决,同时,在政策上帮扶,协调畜牧等部门技术员上门指导,今年将安排1000亩核桃种植。该乡围绕义辉畜禽养殖合作社,引导160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农户可带地入社、反租倒包,凡入社会员均签订土鸡回收合同,并享受赊购优质鸡苗、免费孵化、技术指导等服务,有效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风险。

目前,罗义辉的农庄已带动60户大户养殖土鸡,就近解决用工30余人。同时,大力推广“畜—沼—菜”、“畜—沼—果”、“畜—沼—草”等生态养殖模式,优化生态环境,实现长效增收。“附近的乡亲来学技术,我是免费。愿意来入社的,不收一文钱!”走上了致富路的罗义辉没有忘记乡亲们的帮助。

“我把地租给农庄,又到农庄‘打工’,每月收入不下1500元”。该村56岁的村民黄碧珍想着自己在家门前“挣钱”,禁不住眉开眼笑。

罗义辉告诉记者,他打算今年把合作社创建成市级优秀专业合作社,完成震毁房屋恢复,进一步完善“生态农庄”建设,并带动周边村民一起来发展,让大家早日走上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