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受聘资环学院

本网讯 硕果累累,桂花飘香。9月18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教授莅临中国农业大学,受聘我校资源环境学院兼职教授。受副校长龚元石的委托,吴文良教授主持聘任仪式。

会上,吴文良对王浩院士受聘我校表示真挚的欢迎和感激,并为王浩院士颁发了资源与环境学院兼职教授聘书及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聘书。

王浩院士表示,非常荣幸受聘中国农大。王浩院士认为,中国靠6%的淡水,8%的耕地,养活了全球19%的人口,这是国际上其他国家无法达到的。 中国农大作为农业科学的领头羊,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贡献,并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王浩院士表示,中国未来的农业面临两点变革:第一,化肥时代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菌肥和有机肥亟待提升;第二,研究对象应从人类——植物角度转变成为植物本身角度(水、肥、气、热、盐、光、药),盐需多排,药需有机、可生化、可降解,水肥气热需耦合。通过努力变革以上两点来推动我国农业新发展。王浩院士同时认为,未来我校将在品种选育、智慧农业、精准灌溉,严格的设施农业及无土栽培方面有较大发展空间。 王浩院士表示,愿以农大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为己任,为中国农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随后,王浩院士围绕“我国农业水土资源情势及绿色高效开发利用的关键技术方向”做了近两个小时的精彩报告,详细介绍了我国农业发展及水土资源开发状况、水土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及水土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关键技术方向等三方面内容。

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教授、王钢教授及资环学院潘志华、许艇等教授参加了聘任仪式。

王浩院士简历

王 浩,1953年8月生,北京人,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家,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水资源战略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副主席等。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提出了“自然-人工”二元水循环理论,系统建立了水循环及伴生水生态、水化学和水沙过程综合模拟与多维调控技术体系。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出版专着38部,申请专利163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30余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2项,省部级其他奖励10余项。并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多次。 2016年10月被水利部聘任为水利部参事咨询委员会委员。

王浩院士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已有30多年。他参加了国家“第七五”计划重点项目(1986—1990年),完成了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第八、第九、第十、五”计划的一项重点科技专项攻关项目。1997年3月通过的高新技术项目发展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三项重点项目,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项目,西部国家行动计划项目。参与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国家水资源综合规划等多项国家规划项目和省级十多个咨询项目。自1997年3月以来,他一直担任国家高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金会组长。他负责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三个国家科技支撑规划项目。

王浩院士从事了中国许多重要的基础研究和规划项目,在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水资源评价、规划、配置和调度、水价理论与实践、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的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流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主要包括理论和方法三个方面: 1)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模拟与大气陆面同化(CMADS)及考虑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影响的流域尺度评价;2)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理论与方法;3)水资源多维调控的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中国的水资源研究。同时,在国家、流域、区域各级规划中也得到了实践和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综上所述,王浩院士在提高中国水资源研究整体水平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均做出重要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