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麦44、济麦229双双入选我国超强筋小麦品种

9月7-8日,首届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质量鉴评会在济南举办。本次活动由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国家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主办,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品质营养研究所联合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赵振东,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孙好勤、处长马志强,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杨武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立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录祥,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肖世和等出席会议,来自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面粉厂、面制品公司专家代表等100余人参加。

新麦26、济麦44、师栾02-1和济麦229被鉴评为超强筋小麦品种,新麦26等21个品种被鉴评为面包小麦品种,其中,新麦26、济麦229和师栾02-1与加西硬红春2号面包品质相当;藁优2018等10个品种被鉴评为馒头小麦品种;藁优2018等27个品种被鉴评为面条小麦品种。表现抢眼的济麦44和济麦229均由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

本次参评的27个强筋小麦品种包括黄淮麦区2016年以后审定的,或2015年以前审定且年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的优质强筋品种。黄淮北部麦区参评品种统一种植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黄淮南部麦区参评品种统一种植于河南省新乡市平原新区,均按当地常规栽培措施进行管理。2019年5月在山东潍坊召开了黄淮麦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田间展示会。收获后,参评品种的制粉和理化指标测定由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品质营养研究所完成,面包样品由南顺(山东)食品有限公司制作,面条和馒头样品由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制作。

国家小麦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首席专家许为钢研究员介绍了本次鉴评活动的创新性做法:第一,鉴评活动首次采用对所有参试品种按黄淮北部、南部分组,依照大田管理模式集中进行生产和展示,最大可能地保证了参评样品的可比性和科学性;第二,鉴评委员会21名专家中有半数来自面粉和面制品龙头企业,用于鉴评的食品也是由企业来制作,这样充分考虑到当前食品工业的特点,符合产业需求;第三,首次对强筋品种按照中国大众食品加工需求进行评价,将强筋小麦品种的质量评价拓展到馒头。

鉴评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粮食品质营养研究所孙辉研究员介绍了本次超强筋小麦品种的评选依据:湿面筋含量≥30%、稳定时间≥20min、拉伸能量≥160cm2,特别是稳定时间,基本相当于国标强筋一等小麦稳定时间的双倍。通常,稳定时间被认为是评价强筋小麦品质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据了解,黄淮麦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小麦产区,小麦总产量占全国总产的60%左右,因此,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小麦面制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实施,小麦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发展优质强筋小麦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面粉、食品加工行业升级的必然要求。

鉴评委员会主任赵振东院士认为,进入新时代,发展强筋小麦产业化必须要坚持高端精品引领的品质发展策略。品牌就是高质量,就是高端。目前,山东农科院作物所和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正在打造以济麦44超强筋小麦品种的产业化新模式,公司今年将在全省安排订单生产20万亩,争取建成高质量、持续稳定的品牌原粮产地,真正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孙好勤副司长表示,通过举办鉴评会,对我国几十年来优质强筋小麦育种的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对强筋小麦遗传改良工作进行评估。鉴评结果表明,我国已经选育出了一批可以与进口强筋小麦相媲美的国产优质小麦,特别是超强筋小麦品种,将对我国粮食优质化及面粉工业发挥重要作用。他要求继续推进良种联合攻关,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小麦新品种,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并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加快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种业创新体系,推进优质麦产业化向更高水平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