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主导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研究报告》

7月6日,2019年农村普惠金融研讨会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报告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照新研究员主持会议,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农发所党委书记杜志雄、农村农业部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赵铁桥出席。这次研讨会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和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惠农兴业农业研究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

会上,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和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介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与会专家和人员围绕《研究报告》进行了讨论,充分肯定了《研究报告》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体系方面所做的积极探索,一致认为,报告的发布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扶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等具有重要价值,对于金融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监管、监测和预警,以及未来涉农新型金融产品的投放和使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报告填补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的空白,为金融机构涉农信贷增加了信心,并建议课题组在评价指标筛选、前段信用等级细化、分行业分地区信贷特征挖掘等方面继续深入研究,期望增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推动研究成果市场化。

《研究报告》由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石宝峰副教授课题组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惠农兴业农业研究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

《研究报告》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具有的小农经济分散和低效益等特征,导致现阶段农村金融资源供给无法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需求。针对上述问题,《研究报告》按照“信用评级指标萃取、信用得分求解、信用等级划分”的步骤思路,探索构建了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型家庭农场、养殖型家庭农场、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四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级体系,从主营业务和地域分布两个维度挖掘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征信体系建设和增信策略提出了5点建议。一是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征信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评级体系及完善的信用评级机制,不仅有利于提高其信用水平,缓解融资约束,而且也有助于探索涉农商业银行风险防控能力,缓解银行“想放不敢放”的矛盾。二是出台和调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支持政策。三是搭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平台。依托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增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模块,为信用评价成果的转化提供权威信息共享平台。四是政府牵头,实施激励政策,为信用评价体系的应用提供精准的政策支持。五是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规制度建设。尽快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明确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使信用信息的采集、管理、评价结果的应用有法可依,为信用评价机制运用提供法律支撑。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信信托、九江银行、青岛农业担保公司、北京大兴村镇银行等10家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我校经济管理学院石宝峰副教授介绍报告内容


张晴 终审:郭建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