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山植物园科研人员领衔组织国际期刊秋海棠属专辑II正式出版
2019年6月26日,由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研中心)“观赏植物资源及创新利用课题组”田代科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税玉民研究员共同牵头倡议,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Mark Hughes 博士和Peter W. Moonlight 博士、马来西亚森林研究所Ruth Kiew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加利福尼亚大学Mark Tebbitt博士等国际著名秋海棠属研究者共同合作组织的国际期刊Phytotaxa秋海棠属专辑II正式在线出版。2018年秋海棠属专辑I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使秋海棠属研究者对专辑II的投稿积极性大大增加。除了11篇文章已在专辑II在线和同时印刷发表外,还有十余篇已投稿件在审途中。相信两本秋海棠分类学专辑的出版将对全球秋海棠属植物的研究和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专辑中,收录了中国秋海棠属4个新物种,其中,上海辰山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研中心) “观赏植物资源及创新利用课题组”共发表了两篇文章包含2个新种。其中,新种宜州秋海棠(Begonia yizhouensisD.K.Tian,B.M.Wang&Y.Tong)是困扰国内分类学家多年的难题,它酷似罗甸秋海棠(B. porteriH.Lév. &Vaniot)和宜山秋海棠(B. yishanensis Ku),使很多人难以区分,曾误将三者当做一种。经过辰山科研人员的多次野外考察,并结合形态和分子证据明确了宜州秋海棠的新种地位。同时,还理清了罗甸秋海棠和宜山秋海棠等几个疑难种的关系,为准确鉴定这几个近似种提供了可靠方法。研究组发表的第二个新种——丹霞秋海棠(B. danxiaensisD.K.Tian&X.L.Yu),仅分布于湖南和江西部分地区的丹霞地貌,为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丹霞地貌特有种,与广布种紫背天葵(B. fimbristipulaHance)形态上虽然最相近,但分子系统上明显各独立成支。丹霞秋海棠的发现为理解植物对丹霞地貌的特殊适应性和秋海棠的物种进化提供了理想材料!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辰山专项基金课题的支持下,辰山植物科研中心“观赏植物资源及创新利用课题组”近8年来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对国产秋海棠属的野生资源和自然杂交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发表了一批新种,目前课题组还有20余个国产秋海棠新种和新记录待整理发表。此外,课题组在国产秋海棠属植物资源的收集和保育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收集栽培国内外秋海棠约350种(品种),使上海辰山植物园成为全国及全球收集保存秋海棠属活体植物最多的单位之一。
此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项目的支持!
专辑链接:https://biotaxa.org/Phytotaxa/issue/view/phytotaxa.407.1
(供稿:观赏植物资源及创新利用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