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省水稻主要虫害的科学防控对策
2019年我省水稻主要虫害的科学防控对策
当前我省水稻移栽已结束,本田期虫害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年水稻能否稳产高产。化学防治为水稻安全生产做出过卓越贡献,但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和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小觑。在全国倡导农田肥药两减的形势下,必须科学防控水稻病虫害,才能真正实现我省水稻安全生产和粮食安全。现就我省水稻主要虫害的科学防控提出对策建议,供农业有关部门和种植户参考。
一、我省水稻虫害种类及发生危害情况
我省水稻常年种植面积3000万亩,虫害常年中等到偏重程度发生,发生面积在4000万亩次以上,主要种类包括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苞虫和稻田福寿螺。
1.稻螟虫 水稻螟虫在我省稻区普遍发生,发生田块100%,局部大发生。主要危害表现在幼虫蛀食水稻茎秆,致枯鞘、枯心、枯孕穗、虫伤株和白穗,造成水稻减产20%~ 30%,占水稻病虫害总损失的40%以上,是我省水稻最主要的害虫。我省稻螟虫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三种,其中二化螟在我省稻区全域发生,在川西、川中、川南部分地区发生重;大螟伴随二化螟发生,但与二化螟错峰危害,易出现漏防和防治效果不佳的情况;三化螟在绵阳、遂宁、资阳、眉山、宜宾、凉山州等地区的局部乡镇危害严重,去年我省三化螟发生面积176.1万亩次,比上年同期高25.6%,扩散危害趋势显著。
2.两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合称两迁害虫,每年要由南向北迁飞进入稻区危害。稻飞虱常年中等发生,川南、川东等地局部偏重发生。害虫在茎秆中下部刺吸稻株汁液,致使稻株失水渐枯,严重时造成田间“黄塘”、“通火”等典型症状。稻飞虱的危害具有隐蔽性、爆发性和毁灭性。我省稻区常见的稻飞虱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两种,其中以白背飞虱为主。稻纵卷叶螟幼虫吐丝缀合稻叶两边,将叶片纵卷成筒状后藏身其中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呈白色条斑,一头幼虫可危害多张叶片,干扰了秧苗正常生长、致苗枯死、致分蘖减少、生育期推迟、影响开花结实、产量和品质下降等。
去年我省稻飞虱发生面积228.38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68.15万亩,分别比上年同期高74.3%和20.6%,因此今年要密切关注两迁害虫发生危害动向。
3.稻苞虫 稻苞功能虫是危害水稻叶片的常发性害虫,2018年通过我省常见20个推广品种稻苞虫田间发生情况调查,20个品种在生育中后期全部遭到稻苞虫危害,结苞丛率2%~22%不等,亩结苞数220~2420个,平均902个。稻苞虫危害主要是幼虫吐丝将稻叶沿叶脉垂线方向卷折或将几张叶片缀连成苞,藏入苞中啃食叶片,造成缺刻,或全叶吃光,直接导致水稻减产。稻苞虫是弄蝶科昆虫,成虫是中型褐色蝴蝶,翅膀上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白斑,具有很强的辨识度。
4.稻田福寿螺 福寿螺是外来入侵物种,咬食水稻嫩茎嫩心,可致苗床毁种毁苗,大田缺苗缺窝,形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近年福寿螺在我省一直呈蔓延之势,据统计,目前为害水稻的面积至少在800万亩以上。水稻秧苗期和移栽分蘖期最易受福寿螺危害,是防治福寿螺的关键时期。
二、水稻虫害科学防控技术对策
1.加强水稻虫害识别和科学防控的宣传培训 随着农业生产主体由农民个体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转变,更要加强水稻虫害的认识和防治宣传培训工作,帮助他们建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做到防早防小,会防巧防,并能及时抓住重点区域、重大虫害和关键时期,联防联控,提高防治效果。
2.认真开展虫害监测预警 植保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科学布点,让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开展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准确掌握本田期水稻主要虫害发生危害动态,通过各种网络渠道,及时将预警和防治信息传递给水稻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民,科学指导大面积的防治工作。同时要加强监测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让他们的工作真正科学有效。
3.合理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重施有机肥,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抗逆力。对冷浸田、烂泥田要增施热性肥料。干湿间歇浅水灌溉,控制福寿螺危害,促进水稻早熟,减轻后期病虫危害。
4.人工捕杀福寿螺 水稻移栽成活后,在田埂水渠边干燥附着物上或水稻植株上抠取福寿螺红色卵块,或在出入水口、田边及低洼积水处手捡或用纱网袋打捞福寿螺中大型个体,带离稻田喂养鸭子或压碎深埋。也可在稻田中插100~150厘米高竹片,每亩30根左右,引诱福寿螺在竹片上集中产卵,每2~3天摘除1次卵块进行销毁。
5.稻鸭共育 水稻移栽返青后到破口期,每亩稻田放养月龄鸭子15~20只,啄食福寿螺卵块和幼螺,减少螺害,并可调节田间小气候,减轻稻飞虱的发生危害。
6.趋性诱杀 水稻害虫多有强烈的趋光性,因此在水稻田间安装杀虫灯,每30~50亩安装1盏,水稻生长期每晚天黑至夜间12点左右开灯,诱杀螟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田间安放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害虫,每亩1~2个,诱捕器入口以高于水稻植株15~20厘米为宜,诱芯30~45天更换1次。杀虫灯和性信息素诱杀等非化学防治方法最好在水稻播种同期进入田间,以尽可能多地诱杀越冬代成虫。稻田周边种植芝麻、瓜类、棉花、千日红等蜜源植物,集中诱杀稻苞虫成虫。
7.保护利用天敌 蜘蛛、赤眼蜂、青蛙等都是稻田害虫重要的天敌种类,田埂种植豆科作物或者蜜源植物,增加田间作物多样性,丰富天敌避难场所,保护害虫天敌种类,提升天敌种群数量,同时可以人工释放寄生性天敌如赤眼蜂,积极发挥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8.科学用药 (1)水稻移栽成活至分蘖盛期,防治福寿螺和螟虫是关键。若秧苗带药移栽,移栽后则不再用药,反之要考虑施药控制螟虫。福寿螺用药须田间有螺2~3头/平米或以上。防治福寿螺主要药剂有70%杀螺胺乙醇胺盐可湿性粉剂、70%杀螺胺可湿性粉剂、6%密达杀螺颗粒剂等。可采用诱饵或喷洒法施药。施药时田间最佳水深1~3厘米,保水7天。杀螺剂对鱼类有毒,施药后7天不可将田水排入鱼塘,也禁止放鸭。(2)在水稻孕穗至抽穗时期,重点防治螟虫、飞虱、稻纵卷叶螟和稻苞虫。螟虫防治依据成虫监测数据,一般在成虫高峰期后10~15天为最佳用药期。田间稻飞虱若虫百丛虫量达1500头以上时,则需要马上进行药物防治。稻纵卷叶螟用药指标是田间平均2~3丛水稻有1头幼虫,稻苞虫用药指标是田间每100丛水稻有卷苞5~20个。可选药剂有20%氯虫苯甲酰胺、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兼防飞虱)、阿维菌素、Bt、甲维盐、球孢白僵菌WP、吡蚜酮、天然除虫菊素、印楠素、苦参碱、多角体病毒等。在药液中加增效剂,可增强农药黏着、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3)要注意交替用药、适期用药和达标防治,以确保防治效果和延缓害虫抗性产生;要注意安全用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严禁使用高毒农药和菊酯类农药,以防环境和人畜伤害。(4)施药时要用够水量,常规喷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50公斤,机动弥雾每亩用水量不得少于25公斤。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陈晓娟 陈庆华)
分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信息所 2019年6月20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