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农村版)》:减了药肥增了产量富了乡亲

《河南日报(农村版)》,6月4日:第7版,乡村振兴

省农科院专家送来好种苗、好技术

减了药肥增了产量富了乡亲

本报记者 刘彤 文/图

“与传统方法管理的大棚相比,实施蔬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的大棚,化肥减施30%、农药减施20%,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分别提高了18.3%和5.06%,黄瓜产量和品质分别提高了16.5%和3.6%……”

5月23日,在邓州市刘集镇杜营村,由南阳市农科院、邓州市种子管理站、邓州市农技推广中心专家联合组成的测产鉴评专家组,对省农科院院地合作项目“蔬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示范”种植基地的大棚番茄、黄瓜,进行现场测产、核算后得出上述数据。

“测产结果表明,项目试验示范的绿色安全生产技术和博杰620等优质蔬菜品种,在提升蔬菜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提升地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测产鉴评专家组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水肥一体化、丛枝菌根真菌消减连作障碍、酵素菌绿色防控、熊蜂授粉、黄板蓝板及杀虫灯诱杀害虫等核心技术的实施,减少了设施蔬菜的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设施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实现了培肥地力、节约成本、提质增效。

拥有118名社员、80余亩露地蔬菜、50余栋蔬菜大棚的邓州市成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是“蔬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示范”项目的示范点。合作社理事长吴静旭高兴地告诉记者,“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一棚番茄能收3万多斤,由于卖相好、口感好,来自省内外的商客以质论价,给出每斤1.5元的高价,算下来每棚能收入4.5万多元!”

合作社的蔬菜大棚内,番茄和黄瓜长势喜人、果实累累。“你看,这是博杰620,瓜长、把短,吃起来清脆甘甜……”吴静旭随手摘下一根黄瓜,向记者展示。吴静旭认为,合作社蔬菜产量高、品质好、卖价高的关键在于“好技术”搭配了“好种苗”,“过去,由于对优良新品种缺乏足够的认识,合作社的蔬菜品种更新速度也比较缓慢,多亏专家及时送来了省农科院园艺所繁育的优良种苗。”

“近年来,邓州市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蔬菜,有条件的从露地蔬菜向设施蔬菜过渡,蔬菜种植面积从30万亩次向55万亩次迈进。”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设施与栽培研究室副研究员米国全介绍说,“项目在邓州市实施,空间广阔、潜力巨大。”米国全认为,本着设施蔬菜棚室和土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设施蔬菜种植户生产出绿色安全的蔬菜产品,才能真正助力“药肥双减”和“四优四化”。

据悉,“蔬菜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示范”是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精品工程”院地合作项目,由省农科院园艺所蔬菜设施与栽培研究室米国全技术团队与植保所杨丽荣技术团队联合进行技术示范。目前,该项目已在邓州、开封、新蔡、西华、上蔡和原阳等地开展多点示范,帮助各地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产品提质、农民稳步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