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振兴:对内调整结构 对外多元化进口
5月底,东北地区大豆春播已经结束,当前正是黄淮海夏大豆、南方夏大豆播种之时,到7月底至8月初,就是秋大豆播种的时间。今年国产大豆开启振兴之路,除东北地区积极响应外,安徽、山东、河南等传统的大豆种植省份也加入这一计划。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正常年份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3000多万吨大豆,约占进口大豆总量的1/3。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从短期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两国的大豆贸易及种植情况;长期看,将打破业已形成的全球大豆贸易相对平衡的格局,产生连锁反应。
国内此时重提大豆振兴计划,机遇又有哪些?
为何要重提大豆振兴
2019年3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这是2000以来,国家出台的第二轮大豆振兴计划。
中国从最初的大豆净出口国,经过短短25年左右的时间,转变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2018年,中国进口大豆8803.1万吨,尽管出现近7年来首次下降,同比下降7.9%,但大豆自给率仍然不足15%。
促成这一角色转变的重要原因,是国内居民对动物源蛋白需求增加,刺激了我国养殖行业快速增长,而动物饲料中的重要成分就是豆粕。
过去一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再叠加养殖业遭遇非洲猪瘟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中国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对大豆的进口需求。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刘登高认为,从指导思想来看,本轮大豆振兴计划是长期的、战略性的,是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的调整,并非权宜之计。
登高称,本轮大豆振兴释放了几个信号:首先,把振兴国内大豆产业列入粮食安全、农业产业安全战略,将增强大豆主产区的农民和豆制品加工企业的信心。
其次,国家把扩大播种面积、提高单产、培育改良新品种、合理轮作培肥地力作为政策扶持的举措,这将从根本上扭转国内大豆产业下滑的局面。
再次是明确了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高蛋白等多种特性大豆,满足中国大豆食品多样化的需求,是中国大豆产业的优势。目前,国产大豆相比进口大豆每吨价格高出800元左右。但如果把国产食品大豆与进口的饲料大豆混为一谈,就等于把人参卖成萝卜价,中国大豆将无竞争力可言。
在黑龙江省隆平高科副总经理张鑫看来,如果中美贸易摩擦不缓解,这个政策就会持续。
补贴和价格
近年来,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恢复性增长的背后,是国家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种植结构调整的结果。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我国优质食用大豆最集中的优势产区,黑河域内大豆种植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基于本轮大豆振兴计划,2019年,黑龙江省为促进米豆合理轮作,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保持在每亩300元左右,且高出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以上。
但当地农民田玉占称,今年政府对大豆的补贴不及农户预期那么高。2018年,政府补贴是每亩地320元,今年补贴减少了,预计为260~270元。“去年种植大豆,产量是平年,加上后期补贴,收益要比玉米高。”
基于对大豆振兴计划的补贴预期以及去年的情况,田玉占预计,今年黑龙江大豆种植面积至少增加三分之一以上,国内大豆达到2000万吨。不过“对后市价格不看好,将来价格会下降。毕竟整个市场对食品级大豆的消费量是有限的。”
与此同时,当地农民对补贴的预期直接导致种地成本的升高,东北地区地租同比增加2000元/公顷。田玉占称,由于补贴的下降,前期以每公顷8500~9000元租地的农民被逼只能改种玉米。“就是赌一个希望,因为种大豆怎么算都不赚钱,只有种玉米,预期将来每斤0.7元,每公顷产量达到10吨,这样才能赚到钱。”
当地农民普遍认为,国家给予大豆种植补贴是一件好事,至少比原先的收储政策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能把钱花到刀刃上”。但他们认为,补贴应该更倾向于直接从事种植的农户或合作社。不然,就会把风险全部转嫁到大户或合作社,出现虽然有大豆补贴但是合作社反倒赔钱的不正常现象。
张鑫认为,大豆振兴计划,振兴的是种植端,但下游需求端并未有效改善。当前,产量的增加只会导致“豆丰价贱”。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称,种植玉米的比较收益要高于大豆,如果没有补贴的话,农民种植大豆的意愿会很低。鉴于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适当削减镰刀弯地区籽粒玉米种植,增加大豆、青储玉米及牧草种植,将优化我国农产品供需状况,对部分地区的耕地水肥恢复和生态恢复有所帮助。
据统计,2018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1.26亿亩,年产量1600万吨。然而,我国大豆年需求量近1.1亿吨,每年进口近9000万吨,大豆自给率不足15%。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盖钧镒提到,随着这次大豆振兴计划的推进,中国的大豆规模可实现1.5亿亩单作加5亿亩间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种植大豆为非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食品及食品加工。相较于进口转基因大豆来说价格偏高。而进口大豆主要用于压榨生产,主产品豆粕用于饲料养殖。在食品加工行业,非转基因大豆具有品质优势,我国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非转基因大豆出口到其他国家用于食品加工。
林国发认为,我国每年有1300万~1500万吨食品级大豆的需求,如果酱油酿造及一些大豆发酵产品均使用非转基因大豆,我国食品大豆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进口大豆和国产大豆分属两个消费市场,虽相互交叉,但主要表现在进口大豆挤占国产大豆的市场份额。当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差过大时,部分食品企业就会违规使用进口转基因大豆作为食品大豆来使用,压减国产大豆的需求,导致国产大豆供应出现过剩,价格出现下跌。
林国发表示,国产大豆振兴,除了农业相应补贴,更应该理顺大豆价格的传导机制,严厉打击食品工业违规使用转基因大豆的行为,理顺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差价。
拓展大豆多元化进口渠道
尽管中国积极推进大豆产业的发展,但多重因素导致国产大豆增幅有限,更需要多元化进口保证供应。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称,考虑到资源禀赋的原因,我国大豆主要依靠国外市场的局面不会改变。“在自美大豆进口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中国有能力、有信心通过丰富的政策工具和多元的供应来源,保障国内供需平衡。”
在“一带一路”倡议等战略和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农业对外经贸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正在加快。中国正在拓展大豆的多元化进口渠道,扩大从南美、俄罗斯等国家的进口。
对于未来大豆进口格局,林国发分析,中短期来看,主要进口来源仍以南美为主,特别是巴西。未来五年,巴西大豆将基本维持在中国大豆进口量的60%~75%之间,整个南美大豆进口占中国进口量的70%~85%之间。中国可通过海外投资、合作等手段,增强贸易控制能力,保证第一大供应源的稳定供给。
林国发表示,虽然大豆产量主要集中在美洲大陆,但是全球适宜种植大豆的地区有很多,比如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还有非洲等新兴市场,降低对某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依赖,可以降低贸易风险。不过目前这些地方缺乏市场和相应的配套。可以预期的是,这些地区将会受中国因素的影响,而扩张大豆种植面积。 (来源: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