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发所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实现小麦绿色增效发展

5月27-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作为“华北农业节水增效协同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理事长单位在河北省衡水市组织召开“华北农业节水增效协同创新联盟旱地小麦节水增效现场考察暨研讨会”。环发所所长张燕卿、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孙世刚、衡水市副市长刘玉华,以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河北省农业厅有关人员等出席会议。

会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华北地区农业节水增效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讨论。重点讨论了华北地区种植结构、用水结构调整制度建议、农业节水技术推广进展情况等。同时也对节水增效技术模式推广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和华北地区节水压采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联盟专家组实地考察了节水小麦长势情况,并对华北地区农业节水增效的整体方案进行探讨。专家组根据田间试验大样本数据,分析华北冬小麦的灌溉制度,最终确定了冬小麦一水种植(足墒播种)和两水种植(足墒播种+拔节水)模式。

考察会现场不仅展示了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墒灌溉技术、限水灌溉技术还展示了小麦节水高效品种试验示范情况。相关研究员表示,正是运用这些节水稳产配套技术,使得节水小麦优良种性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稳产增收。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华北区资源承载力、农业功能定位、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突破,加强各级政府、科研机构、推广部门和企业协同攻关,提升我国农业节水创新能力,强力支撑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据悉,华北节水增效协同创新联盟自成立以来,组织了中国农科院、省(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企业等单位,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参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团队,开展跨部门、跨学科、跨单位的协同创新,国家队重在基础性和战略性研究,省级科研院所负责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的系统集成,市级科研单位担负农业高效用水种植模式的推广,企业具体落实主导技术与模式的落地。

联盟单位60余人参加了会议。(通讯员 王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