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背了太多的黑锅

图文:食品添加剂背了太多的黑锅
——对话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李斌教授



楚天都市报记者王进良 通讯员刘涛

对话时间

2019年5月28日

对话人物

李斌

人物简介

李斌,1972年生,教授、博导,现任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院长、湖北省食品胶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大宗农产品加工产业创新基地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霍英东基金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CarbohydratePolymers等14个国际期刊审稿人。

对话背景

近日,一个所谓的“首届中国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在北京举行论坛,发出“没有添加就没有伤害,让我们一起携手加入‘反添联盟’”等观点,引起广泛质疑。

食品添加剂吃亏在名字上

记者:近段时间,关于“反食品添加剂联盟”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你对此事怎么看?

李斌: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有所谓“反食品添加剂联盟”出现,我作为一个从业者,有必要向公众科普食品添加剂的知识。

食品添加剂使用历史悠久、范围广泛,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人们恐怕就少了很多舌尖上的享受。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发展,已经很难找到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包装食品,反对食品添加剂,等于反对所有这些我们食用的产品,这显然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科学地看待食品添加剂,而不是恐惧、拒绝。

记者: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人确实对食品添加剂有些反感。

李斌:长期以来,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误区和谣言太多了,它背了太多的黑锅。我觉得食品添加剂挺“倒霉”的:首先是名字没有起好,容易造成误解。有人一听“食品添加剂”,感觉好像食品中添加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如果名字改成“食品辅料”或“食品配料”,可能争议就没有这么多;再者,少数不法分子缺少良知,闹出了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是超标准、超范围恶性添加造成的,给正规食品添加剂抹了黑。

脱离剂量谈效果是耍流氓

记者:不过,现在市场上绿色、无添加食品卖得更好,是不争的事实。

李斌:食物容易变质,是由于其中的水分和微生物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古代,人们要长期保存食物,要么晒干,要么用盐腌,而现代则发明了食品添加剂。

一些比较简单的食品,例如蔬菜、瓜果、饼干、豆奶粉之类,要么形式比较简单,要么工艺比较简单,都可以做到无添加。凌晨挤的鲜牛奶,清晨送到你家里,按照国家标准,就不能添加任何东西。蜂蜜也不能添加任何东西,否则就不叫蜂蜜了。

但是市场上的一些所谓绿色、无添加食品,很多是在炒概念,误导消费者。

记者: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吗?

李斌:食品添加剂除了有防腐、着色、增香等用途外,很多对人体是有益的。例如,有的可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有的有着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还有的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添加剂,馒头可能就无法发酵;没有防腐剂,食品保质期就会极短。所以食品行业有一个共识:正是食品添加剂,才促成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大发展。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只要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就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脱离剂量标准来说食品添加剂会带来哪些后果,那就是耍流氓了。比如说,你觉得泰国香米好吃,如果让你每天晚上吃上三大碗,连续吃一段时间,你也会受不了,但你能说大米有害吗?

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有益无害,它使食品更丰富、更安全。少数不法商人在利益的驱动下,枉顾法律,滥用食品添加剂,导致出现安全事故,败坏了食品添加剂的名声。但这是人的错,不是食品添加剂的错。

记者: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有多少?

李斌:目前我国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抗结剂、消泡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护色剂、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增稠剂、香料、膨松剂、着色剂等。

分清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

记者:请你举个常见的例子,说说食品添加剂的优点?

李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食用油,如果不加食品添加剂,是纯毛油的话,不仅油烟大,保质期也短。加入抗氧化剂,消费者基本上就不用担心吃到“哈败”油了——这种油对人体十分有害。再例如鲜奶,如果需要保存一段时间,不添加抗氧化剂的话,它随时可能变质。我们只能感觉到深度变质,一些浅层变质可能感觉不到,但不代表它没有变质。所以,没有食品添加剂的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更大。

记者: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可能有一部分源自三聚氰胺?

李斌:这是我想特别强调的。大家一定要分清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区别,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非法添加物大概有以下几个特征:不属于传统上认为是食品原料的;不属于批准使用的新资源食品的;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食药两用或作为普通食品管理物质的;未列入我国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品种名单的……

前些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不法商人往牛奶里添加了三聚氰胺。从法律角度讲,三聚氰胺是非法添加物,跟食品添加剂没有一点关系。但是很多老百姓不懂,认为这个事件是食品添加剂导致的。还有大家熟知的苏丹红、吊白块、蛋白精、罂粟壳等,也都是非法添加物,不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记者:有部分消费者青睐进口食品,是因为我国的相关标准过低吗?

李斌:我觉得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其实,我国的食安标准,比很多其他国家严格得多。我们要做的,一是要降低食品安全的实际风险,二是要降低公众感知上的风险。

在学校推广食育很有必要

记者:“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这件事,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李斌:“反食品添加剂联盟”能堂而皇之的大行其道,一方面说明参与者缺乏科学认知或动机不纯,另一方面也说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任重道远。很多知识,对业内人士而言是常识,但普通大众不一定了解,甚至会误认为是“砖家”在瞎扯。

记者:你曾经说过,老百姓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这么深,说明科普工作做得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科普?

李斌:做科普挺难的。我们通常很重视科研,但对科普的重视程度弱了不少。提高公众的食品安全认知是一场持久战,食育要从青少年抓起,甚至从娃娃抓起。受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教育很重视德、智、体、美、劳的培养,却羞于提起食育。很多人觉得“吃”难登大雅之堂,忽略了它对社会的重要意义。我觉得,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阶段,我们要像重视德、智、体、美、劳教育一样,重视食育。

对于食育,我们的邻国日本就做得不错,他们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加入了食育,从小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的饮食观,这一点十分重要。

第二,我建议相关的大家、名家、专家,如院士等,可以多抽点时间进行科普。他们自带流量,有“明星效应”,他们的话公众更容易接受,一句话可能影响一千人、一万人,甚至是一千万人都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