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专家重庆培训马铃薯技术

本网讯(记者 邓俐)“任何植物都有自己适合生长的温度与土壤,马铃薯也不例外,它更喜欢阴凉的地方,所以在海拔较高地区马铃薯长得更好。”5月24日,西南大学王季春教授看着位于石柱县的重庆马铃薯综合试验站试验地里的马铃薯长势喜人,十分高兴。

当天,2019年重庆马铃薯综合试验站技术培训会在石柱示范县召开。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金黎平、西南大学王季春教授等马铃薯研究专家考察试验站并对试验站正在进行的马铃薯品质提升系列试验进行实地指导。

重庆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六位。常年种植面积550万亩左右,占粮食作物的17%左右,平均亩产1170公斤,总产640万吨,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11%。总产值70亿元左右。马铃薯作为重庆市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等贫困集中地区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位突出。

此次培训会旨在做好重庆马铃薯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管理工作,提高全市马铃薯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开发。来自重庆16个马铃薯主产县、西南大学、科研院所、兰州市种子管理部门、主食化生产企业等60余人参加此次培训会。

培训会上,金黎平研究员从马铃薯产业发展特点、现有基础和重要进展、挑战和思考、马铃薯品种选育和应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马铃薯遗传育种进展情况与相关思考。岗位专家胡宏海博士就马铃薯主食化加工技术方面进行了介绍,包括马铃薯生粉加工技术、马铃薯泥加工技术、鲜切马铃薯半成品技术等。

如何科学种植马铃薯,如何防治病虫害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来自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李石力博士就马铃薯连作障碍的成因及克服技术讲述得十分详细。他强调要从物理防御、化学防御、生物防御三个方面对马铃薯连作障碍进行防治。

西南大学王季春教授从马铃薯器官特征、器官生育环境、器官调查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马铃薯器官建成与产量形成方面的问题,讲述了如何高质高效栽培马铃薯。同时着重对马铃薯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培训,在苗型监测方面讲得十分详细,并现场教授对马铃薯主茎(即从种薯芽眼直接长出形成的茎)数辨别方法,让各单位对马铃薯的记载和描述更准确规范,使苗情监测工作起到指导生产和提供决策支撑作用。

据重庆马铃薯综合试验站站长黄振霖研究员介绍,重庆马铃薯综合试验站从2009年以来,在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和金首席的指导支持下,通过引进筛选新品种,试验示范集成新技术,已为重庆市筛选出主推品种5个,主推技术4项,培训了一大批基层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种薯能手和大户,为重庆马铃薯产业持续发展和扶贫攻坚起到科技支撑作用。

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中,有11个乡镇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马铃薯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具有粮、菜、饲、加工等多种用途,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此次培训会对大力推进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发展,稳定重庆市粮食产能,优化种植业结构,助农增收,脱贫攻坚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刘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