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农业研究:探索学科特区的新窗口

科技工作者的关切,能否击中新时代绷得最紧的弦,这是判断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更是检视他们是否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试金石。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学科集群和学科特区。农林经济管理和作物学的学者也提出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研究方法的系列新思考、新探索。

传统农业如何插上大数据等现代技术的翅膀?如何打造智慧农业高端学术平台?如何培育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农业科技人才?如何建设特色鲜明而又视野宽阔的新型农业智库?

宏观农业研究院(MARI)正将目光聚焦这一新转型、新命题、新挑战。

如何谋:敢为人先 催生新事物

32年前,华中农大生物技术中心成立,它以生物技术带动传统农科发展,孵化出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了一批“两邓一张”式的卓越人才。

历史是如此相似,却又如此意味深长。恰如32年前,学者们要思考如何来一个研究领域的“180度大转弯”,培育“双一流”的新增长点。在以“六个一”为代表的华农贡献充盈“三农”主阵地之后,很多学者也感到了忧虑:产品丰富了,环境破坏了;生产多样了,食品安全突显了;智能化出现了,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悄然变化,传统的观念还在止步不前。

经济管理学院游良志教授谈道,MARI是现代农业发展使然,是“遥感农业”“精准农业”“大数据农业”“智慧农业”和宏观政策研究叠加后的全新尝试,“他就如同一个baby、一个新事物,但前景十分广阔!”

“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让自己吃饱,这是农业科技革命的伟大成就,现在正从吃饱到吃好,实际上是农业的又一次重要历史转型”,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严建兵教授说,“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要转型、农业技术要转型、农业政策要转型,从根本上说,农业政策转型引导科学家研究对象研究技术转型。”MARI的应运而生,实际上是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现实的需要,严建兵如是说。


智慧农业示意图(一)


智慧农业示意图(二)

而在经济管理学院李崇光教授看来,MARI实际上是园艺与作物学学科群和农林经济管理两个“双一流”学科发展的需要。李崇光说:“MARI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可以预见,这将为学科的支撑、人才的涵育、国际交流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

MARI发起者之一、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彭少兵教授坦言,智慧农业实际上是农业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国际前沿和本领域主流发展方向,“我们期望通过农业宏观研究院,搭建一个高平台、高起点、高水平的国际水平研究机构。”

MARI研究话题的确定考虑到了对未来农业的几个认识:未来的农业不再“土”,而是现代高新技术最有潜力的用武之地和最敏锐的资本竞相角逐的对象;职能方面,农业除了能为人类提供食物、纤维和生物能源等物质产品,还能提供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带着这些使命,2018年9月,MARI这个“baby”呱呱坠地。它由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与我校共建,矢志建设一个跨学科的国际研究机构,并以农业大数据、跨学科方法、国际新视野为基础,打造高端农业研究平台,并在科研成果的支撑下建成视野宽广的新型农业智库。

如何做:学科交叉 基础渐扎实

知易行难,MARI的发展犹如孩提学步,如何走好第一步成了关键。

对此,经济管学院青平教授认为,MARI是华中农大科学研究的“新区”和“特区”,从一开始就要走特色和高起点的发展之路。他认为,当前MARI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要确立研究院的五大职能:农业宏观形势研判、基础数据搜集与跨学科数据融合、农业风险灾害预警、粮食安全与对策、国际农业发展比较研究。

游良志也说,研究院实际上实现了经管、植科、资环、信息的学院大融合,同时也实现了农林经济管理、作物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科学的深度交叉,它是建立在大数据平台之上的农业研究,或者说是“卫星帮农民种田”,从更微观的角度探讨“精准农业”和“精准种田”,最终为形成农业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李崇光谈道,研究院试图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校内重要研发平台及国内外重要研究资源,共同施力交叉研究。而目前在他看来,水稻和油菜的两项宏观研究,立于华中地区,是当前最具影响的突破点。


游良志教授在作物信息中心开展学术讲座


熊航教授参加MARI跨学科学术沙龙


MARI实地科学调研

非但现有学科可以融合,彭少兵认为,将来还可以把研究领域扩充至小麦、园艺、蔬菜,实现到大农业、信息农业的跨越,而这种大尺度的设计建立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之上。

上一页 1 2下一页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