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报》:郑麦369有望成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

《河南科技报》,5月14日:第B1版,头版

郑麦369有望成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

本报讯 “一公斤多卖两角,100万亩增收一个亿。”这是记者日前在优质小麦郑麦369订单生产现场观摩暨产供销衔接会上了解到的信息。据悉,我省优质小麦的收获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省原粮贸易量已连续多年位居我国首位。其中郑麦369应用前景好,推广潜力大,有望成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

麦浪滚滚,长势喜人,位于民权县的河南省商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片种植的2400亩郑麦369丰收在望。5月9日,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9订单生产现场观摩会暨产供销衔接会在此召开。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周继泽,民权县副县长韩德勇,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蔡振海,河南省小麦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所所长雷振生等领导和专家,以及来自我省18个地市种子管理部门、种植大户、合作社、面粉企业、食品企业、种子企业代表300人参加了会议。

省农科院小麦所研究员吴政卿在观摩现场介绍,此次会议之所以在商丘召开,一是因为郑麦369去年在这里经受住了前期倒春寒和后期大风暴雨的侵害,没有冻害和倒伏,表现出了极强的抗逆性,在参加国家试验中连续两年增产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二是受到了这里农户的欢迎、收购企业的认可,郑麦369推广潜力大。

省种子管理站副站长周继泽在讲话中指出,作为省种子管理站推荐的50个优质品种之一,郑麦369有望接力郑麦366,成为我省订单种植的第一大优质强筋小麦。各级部门都应积极展示,摸透其栽培管理技术,全力以赴支持郑麦369的推广和示范。

9日下午,在产供销衔接会上,省农科院副院长卫文星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麦生产,特别是近年来启动了“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了优质小麦发展,我省优质小麦的收获面积、单产、总产和调出省原粮贸易量已连续多年位居我国首位,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1200万亩,逐步实现从“全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再到“世界餐桌”的嬗变,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得到较快提高,小麦加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小麦产业链,我省常年面粉加工量占全国的40%,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第一面粉加工大省。

据育种人雷振生介绍,优质小麦品种郑麦369是由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育成的又一突破性优质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适宜大规模订单生产,品质优良,可以制作优质面包、面条、烩面等食品。该品种磨出的面粉吸水特性突出,制品出品率高,在我省主推的优质小麦品种中排名前列,深受中粮集团、豫粮集团、益海嘉里等省内外大型面粉企业认可,近两年多家面粉企业以订单的形式对郑麦369加价回收,较普通小麦每公斤加价0.2元左右。该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当年种植面积就已达到112万亩。如果按每公斤增收0.2元,每亩常规产量500公斤计算,100万亩就可以增收1亿元。预计2019年、2020年秋播种植面积可分别达到400万亩和1000万亩,增收前景更加可观,有望成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

在郑麦369产业化开发过程中,省农科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制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单位+企业+合作社”三位一体的订单生产模式。该模式以科研单位为技术依托,负责提供原种、配套技术服务和产供销平台搭建;以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上游负责组织农户,并与农民签订收购协议,下游负责与粮食和面粉加工企业签订“订单生产”协议;以粮食和面粉加工企业为龙头,负责优质商品麦收购、贸易和加工。该模式充分发挥了科研单位的技术服务作用和合作社的组织纽带作用,培植和壮大了一大批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参与的合作社达100余家。

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吴章在谈到推广郑麦369的情况时百感交集。据他介绍,该品种生产安全性好,抗逆广适,特别在抗倒春寒、抗倒伏、抗穗发芽方面表现突出,在2017年出现大面积倒伏和2018年出现大面积倒春寒等恶劣自然灾害下,郑麦369产量几乎不受影响,深受农民喜欢。经过前几年的考验,2018年订单生产面积达到了112万亩,目前陆续有22家面粉企业表达了订单收购意向。此外通过该模式的大规模应用,大力推进了全省优质小麦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订单化销售,实现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了我省小麦供给质量,促进了全省小麦产业的发展。

本次会议由省农科院、省种子管理站、商丘市农业农村局、商丘市农林科学院、河南省豫粮集团主办,商丘市种子管理站、商丘市农场共同承办,河南省商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省立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齐心协办。

(本报全媒体记者郭俊娟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