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插秧节:我们是快乐的小农夫(图)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大自然的规律,播种时节,田间一片耕耘的热闹景象。久居城市,人们似乎早已忘了这个最朴素的画面,不少大朋友小朋友早已“五谷不分”。要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只有让孩子们实地体验,才最有意义。近日,开心农庄四季体验活动之“五月欢乐插秧节”,在昆明市富民县半山耕云农庄正式启动,活动中,孩子们体验了自然的魅力,当了一天快乐的小农夫。
做好笔记,了解传统农耕文化。
来到农庄,孩子们可不是来玩的,插秧、种树、打糍粑、织布、磨豆腐、打铁、水碾磨面等一系列农活等着他们呢,“小农夫们”辛勤的一天即将开始。
干农活前,当然要先学习理论知识。“米饭是什么做的?大米从何而来?”中午,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的博士李娟,给孩子们讲述了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以及二十四节气与农耕的关系。孩子们认真听课,踊跃提问,“老师,海水稻和水稻究竟有什么区别?”一个小记者的提问,让老师连连称赞,“你问得太好了,这是很专业的问题呢。”一问一答间,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插下秧苗,体验“汗滴禾下土”。
学完专业知识,就要下田实践了。光着脚丫、挽起裤腿,孩子们欢笑着下到农田里,在农庄工作人员的示范下,首先把培育好的秧苗小心翼翼地拔起来,然后再来到水田里插上。
“孩子们,要直直地插下去,用力要均匀,不能让秧苗漂起来。”顶着正午的烈日,踩在湿漉漉的泥浆里,拿起一棵棵嫩绿的秧苗,孩子们跟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导,弯腰低头,努力地将秧苗一株株插下去,大家还比起了赛,比赛在规定时间里,谁插的又快又好。不一会儿功夫,孩子们大滴大滴的汗珠就不断落入这片插满嫩苗的田里。
“手把青秧插野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稻, 后退原来是向前。”背诵着带队老师教的古诗,孩子们又来到农具棚和水碾房,了解大米从种植到采收的整个过程。在农具棚,大家知道了传统农具的使用方法;在水碾房,大家看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清朝时期的水碾,知道了水碾的工作原理,并体验水碾碾米;在织布楼,大家观看了最古老的苗族织布技艺,并动手用小小织布机织出一件自己的作品。
惊喜不断,手作母亲节贺卡。
恰逢临近母亲节,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特意为孩子们安排了学习“手拓花草染”的技艺,让孩子们亲手为妈妈制作一个特别的母亲节贺卡,并在上面写下:“亲爱的妈妈,母亲节快乐!”孩子们制作母亲节礼物时,随行的妈妈们并不知情,贺卡制作好后,妈妈们进屋就收到了这份惊喜的礼物,大家都开心不已。
辛勤而又充实的一天即将结束了,劳作了一天的“小农夫们”虽累但快乐着,因为从今天起,他们知道米是怎么来的了;从今天起,他们学会了插秧、种植,亲身体验了稻米生命的源始,待到秋天,水稻结了稻谷,还等待着他们来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