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果实发育期内源精胺的 CE-ECL 分析及与保鲜品质的关系
发表日期:2019-05-10 09:38PM 阅览次数:
蓝莓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水果,因富含花青素有着水果之王的美誉,但是不耐贮藏是限制蓝莓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为了探究精胺在蓝莓果实发育期的变化规律及对保鲜品质的影响,以‘佐治宝石’蓝莓果实为试材,利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研究蓝莓果实发育期内源精胺的变化规律及与果实贮藏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蓝莓果实发育期的增加,果实内的精胺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同时随着蓝莓果实发育期的增加,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呈下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生素 C 及果实pH 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显示果实内源精胺与硬度、可滴定酸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果实 pH 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研究结果说明精胺对蓝莓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从果实发育早期就已经开始,果实发育期越早对精胺的需求越多,使用外源精胺来调节蓝莓果实的贮藏期可能需要从幼果期开始。本研究对阐明蓝莓果实发育期内源精胺的生理调控作用及指导外源精胺改善蓝莓采后货架期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