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应对提高粮食自给水平的挑战

把握好粮食进口与自给之间的平衡,将成为未来中国粮食政策的重要着眼点。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表示,近年来尽管粮食连续增产,但中国粮食政策“正在被迫作出两难选择”。在粮食进出口政策上,中国面临一些挑战。

虽然中国粮食总产量已经“十连增”,但依旧陷入“丰年缺粮”的尴尬。相关数据显示,如果将大豆纳入粮食范畴,那么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破90%;在过去3年中,玉米、小麦和大米的进口量都在翻倍增长,预计未来这种涨势仍将持续。

不可否认,在自由贸易语境下,国外机械化耕种的粮食产品具有较为明显的价格优势,必然会对国内传统农业形成冲击。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产品的丰富,客观上也会对结构性调剂进口农作物需求有所扩容。但应当指出的是,粮食并非普通商品,而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不可能完全以市场化逻辑坐视其供给主动权渐次旁落,否则将不可避免地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隐忧。

事实上,从2004年开始至2013年,中央已经连续10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并先后出台了包括耕地保护政策、粮农补贴等多项惠农政策,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而不久前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强调要确保小麦、水稻两大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应主要装中国粮”。显然,提高中国粮食安全已受到决策层的高度关注,今后提高粮食产出规模、加强农作物加工监管将成为农业工作的关键着眼点。

客观而言,耕地状况、农民素质、耕种效率是关乎中国粮食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务院去年12月30日披露调查数据称,截至2012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20.27亿亩,较18亿亩“红线”增加了2亿亩。但其中中、重度污染耕地约为5000万亩,且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可供开垦的未利用土地接近枯竭。由此可见,中国耕地质量不容乐观,而遏制土地污染现象蔓延、修复重金属污染耕地,政府每年需投入几百亿元之巨。

另一方面,中国农业还面临“谁来种地”的现实问题。目前,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已有1.6亿人,相比较首批农民工普遍有“卸甲归田”的回乡诉求,新生代农民工的土地依附情结早已淡漠,在越来越多农民由“产粮人”向“用粮人”转换的过程中,中国粮食供求局面也悄然发生质变。扭转中国农业这一演进趋势的关键就在于,以机械化生产取代低效率的人畜耕种模式,抵补日渐萎缩的农业产出。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一个农场土地规模可达几十万亩、上百万亩,农场主往往接受过高等教育、熟识大型农机应用,在政府提供销售、加工、信贷融资等扶持环境下,产出收益率颇有保障。相形之下,中国农户平均耕种面积仅有七八亩地,且大都是无力进城打工的留守人员务农,对现代化农业要素的接纳程度普遍偏低。未来只有通过深化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实现农地规模化耕种、完善农业服务水平,中国才可能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

其实,除了降低粮食进口依赖度之外,中国农业安全还涉及到食品质检问题。近年来,一些不法农户不惜通过以剧毒农药浸染生姜、以膨大剂浸泡猕猴桃幼果等恶劣手段确保产出和经济收益,给民众健康带来极大隐患,食品安全已成为中国一块亟待修复的短板。然而,农作物从生产加工、运输流通再到餐饮消费,涉及农业、卫生、质检、工商、药监等众多归口,极易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31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揭牌,实现了对区内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的整合。而类似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监管体系也正在安徽省、浙江省舟山市等地有所成形。这预示着,食品安全多部门“分段监管”的模式将逐步退出舞台,今后有望在大部制改革思路下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的真空与盲点,还民众一个安全的餐桌。

(千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