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银行”:小仓储活跃大生产
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粮食,获得了大丰收,却因没有足够的晾晒场地、存粮储仓,以及后期畅通的市场销售渠道而抵销了产量,降低了质量,原本显而易见的效益输在了“临门一脚”的最后环节上。怎样做实农业、做大农业?使农民种粮放心、卖粮不愁,实现种田由保障型向营利型转变,真正获得“踏实感”“满足感”?悄然兴起于川西北一隅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使农户存粮有息,支粮随意,有了“待价而沽”的增值空间与时间,避免了“谷贱伤农”的尴尬,进一步活跃了农业大生产。前期种植与后期生产加工环节尽享“植保平台、农资超市、生活直销超市”一体化服务,消除了长期困扰广大农户的后顾之忧。
阳春三月,麦苗拔节、油菜扬花的季节,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四川绵阳安州区,对发源于这里的“粮食银行”农业经营模式进行了实地调查。
储粮、卖粮“软肋”长期困扰农户
“今年投入大,眼下收获在望,就怕麦子生白粉病、条锈病。这可是我几乎全部的身家呵。”在永河镇金星村2组的田埂上见到张明时,他正俯下身子查看田里生长茂盛的麦苗。来时的路上,别人说他天天守在田边,恨不得晚上都把麦田背回家。询问之下,他如是向记者解释了原因。
“种粮难,但储粮、卖粮环节也同样困难重重。”张明向记者细数了多年面临的困惑与苦衷。
以2017年的大春收成为例。在原来流转的60亩农田里,张明共种植了C两优5845和早香优两个品种的水稻,平均亩产1500斤左右,收获稻谷原粮9万多斤。丰收了,堆成山的粮食首先面临晾晒问题,按国家当年实行的《稻谷GB1350—1999》收购标准,粮食水分达到13.5-14.5%标准才能入库,但刚打的粮食水分通常在24%左右,有的水分还更高。以1000斤稻谷需70平方米计,共需要晒场6000多平方米。收获季节,家家农户都盼天气好时在自家院坝里、屋顶上晾晒粮食,但一次性晒粮往往场地不够。
“晒粮也要抓紧时间,种粮较多的农户即使多次使用场地也还是勉为其难,就只有在公路上晾晒,这不但有违公路管控禁令,给安全造成隐患,而且增加了搬进搬出的人工费用。”张明说,这年大春季节,以100元1000斤计,他共支付了9000余元人工晾晒费用。“晾晒程度也不好掌握,全凭眼观,达不到干湿度或过于干燥粮食都会变质,给卖粮增加困难。”
粮食达到晾晒要求后,仓储也是个大问题。在张明家,他指着一楼一底的房屋和院子的空地说,这都是他家以前的“粮仓”。“卖粮前,时间再短暂也需要个储存空间。我家楼上楼下的所有房间,曾经连寝室都堆满了粮食。还是装不下,就只好在院子搭简易棚子,把粮食堆放在里面,上面再盖上棚布。”
“人忙碌,耗子也不闲着,一到晚上,院子里、屋里就不安宁。加上隔层不好,粮食很容易霉变。2017年,仅储藏环节就损失粮食约7000-8000斤。”张明说,加上晾晒环节的人工费,一进一出,损耗在18000元左右。
种粮大户储粮困难,但会随着粮食上市销售而得到缓解。而自给自足的“小户”则不同了,同村组的村民易俊对记者道出了心中的困惑,“多余的粮食可以上市交易,但必须留够家庭口粮。由于普遍缺乏仓储,一年四季就只有把粮食堆放在自己家里,随用随取,直到次年收获新的粮食。”
以金星村为例,427户农户中,除去张明等3户种粮大户,像易俊这样的种粮“散户”共有424户,“大多数家庭的成员几乎天天都在四处堆着粮食的房屋里穿梭,实在有碍日常生活。”易俊说。
一鲠在喉,周身不适。仓储与晾晒场地成了长期困扰农户的“软肋”。
别开生面的经营模式
偌大的场地上,停满了大小农用货车,无数农户正推着车,将巨大而宽敞的仓库里堆积如山的稻谷移至库外,过秤、装车后,纷纷走向一侧平房的办公室,按仓库管理员用电脑传输过去的数据由经办人员从自己手里的折子上下账、结算,注明支粮数量和存粮余额后,满载粮食的车辆纷纷驶出场地,消失在田野中。这是记者造访坐落于安州区永河镇这家叫做“新民农业粮食银行”的农业生产经营场所时所看到的场景。
“眼下青黄不接,正是卖粮的好季节。前来拉走的,都是农户们去年大春季节寄存在仓库的稻谷原粮,经加工脱粒、包装后,将直接上市销售。”“行长”唐代兵向记者解释了农户们前来支粮运粮的缘由,“瑞雪兆丰年。去年冬天的几场雪和前期到位的植保服务使今年庄稼长势特别好,再过一两个月小春收获季节就要来了,也需要提前腾空库房,为储存小麦做好准备。”
面积1200平方米、容量达800吨的仓储,3000平方米场地,加上安放在仓库、一次可烘干80吨粮食的烘干机,以及停靠在场地一侧的无数辆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就可看出这家农业经营实体的整体实力。资料显示,注册于2014年12月的国峰金穗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原有9户股东,主要从事水稻、小麦种植销售和优质大米加工销售,以及整个种植环节的统防统治等技术服务,至2018年已先后在永河镇安罗村、同心村、皇塔村、金星村长期流转土地3000余亩,常年劳动用工200余人。
彻底消除长期困扰张明、易俊等农户后顾之忧的,正是在这家合作社实体支撑下产生的“粮食银行”经营模式。2018年大春时节,按照“存粮有息,支粮随意”的约定,金星村内外,共有456户农户在“粮食银行”存入稻谷216吨,其中张明和易俊分别存入稻谷18000斤和2000斤。吃了“定心丸”的张明,又于同年9月从135户农户手里流转了366亩耕地,加上原有的60亩耕地,一共426亩耕地。“还是和以前一样,小春种小麦和大蒜,大春全部种水稻。”张明说。
走进张明、易俊等农户家庭,室内摆设整齐有序,寝、厅、厨、卫各有分明,再也看不见昔日四处囤积、堆放的粮食等农作物。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而宽阔的交通要道乃至平坦的乡村道路上,不时无遮无挡地驶过装满农产品的车辆。“从去年大春季节开始,在公路上晾晒粮食的农户就少了许多,今年的麦收季节你再来看,可能这种现象就绝迹了。”张明、易俊对记者说,“粮食银行”同时促成了乡居环境的改善,这是原来没想到的。
“开春以来,又不断有农户前来签约寄存粮食。可以预料的是,这个数量今年还会大大增加。”40多岁的唐“行长”还有一个身份是合作社理事长,说到主要由自己“操刀”运作的经营模式时,他认为,如果没有前面的农业合作社,就不会有后来的“粮食银行”。而农业生产状态下合作社和农户的互为需求以及农业大市场的现实需要才促使新型模式具备了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粮食银行”的探索还在路上
“‘粮食银行’是一种经营形式,起托底作用的,还是合作社这个经营实体。”见到永河镇人大主席殷华时,他对记者这样说。作为长期联系金星村的包村干部,他认为是互利共赢的机制才有了“粮食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这是一种完全参照银行经营机制的全新模式,其初衷是解决融资贵、融资难,内容却更加丰富。历经多年发展,合作社已实现由单纯的粮食种植向粮食加工、销售一体化过渡。除自身种植3000余亩粮田之外,还需要大量收购粮食,这导致资金使用量大大增加,“找当地银行贷款,利息相对较高,手续更是麻烦。”殷华说,“粮食银行”运作机制就是由农户将粮食所有权、经营权以“定期”“活期”“定活两便”3种形式让渡给合作社,双方契约关系由此形成。
2018年大春季节,农户们以上述形式存在“粮食银行”的粮食,若按市价收购,所需资金量在58万元左右。民间融资,产生资金利息在9万元左右。而以3种寄存方式按总粮价的6%—4%—2%支付给存粮户的资金利息却仅为2.5万元左右。粮食经加工上市后,存粮利息就在约15%的利润之中扣除。
“解决融资难题之外,合作社得到的最大好处是,通过对签约农户农田提供的耕耘、播种、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优质优价植保服务,又全程倒逼了农作物的精耕细作,保证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殷华介绍。
“存粮农户得到的实惠就更多了。”殷华梳理了农户在“粮食银行”得到的种种收益与便利:一是减少了粮食处理成本。合作社免费为农户烘干粮食,解决了农户晒粮难,每吨粮食节约费用约40元。二是减少了储粮成本和粮损。农户存入粮食后再不为储粮设施设备烦恼,不用担心粮食发霉变质和虫蛀鼠咬,优化了家庭环境,每吨减少损耗约20元。三是获得存粮“利息”。农户把粮食按去年的收购价2300元/吨存入“银行”一年,可获利92元。四是获得增值服务优惠。存粮农户可全程获得合作社优质低价打田、播种、病虫害统防统治、收割等植保服务,优质低价农资服务,每亩节约100元以上。五是存折在手,支取随意。“粮食银行”与当地超市签订协议,消除长期在家庭堆放粮食现象的存粮户可直接持存折去超市兑换等值的粮油等生活用品,方便又放心。
风险怎样防控?殷华解释说,本质上是一种经营模式的“粮食银行”,风险主要存在于其与存粮户履约这个环节上。实际上,最初开展这项业务时,农户们普遍担心,万一粮食出手,到时取不出粮、拿不到资金怎么办?
“如同任何银行都有风险储备金一样,粮食银行也有占收购总额20%的保证金由各方共管,镇村监督。一旦发现兑不了现就用这笔资金赔付。”殷华说,2018年存粮价值59万元,共存有保证金11.8万元。迄今为止还未出现过“兑付”风险。
劳动创造价值,智慧产生效益。灿烂的阳光下,茂盛的农作物在大地茁壮成长,那是勤劳人们的心血和希望。据悉,从今年开始,“粮食银行”将进一步尝试将周期长、可保质、能增值的农产品纳入“存储”范围中。“当农产品都能根据市场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向不同的产区和非产区流通,这篇涉农文章就做得更大了。”殷华表示。(来源:中国经济时报)